《曾国藩传》精读15:君臣

再伟大的人,也逃不脱命运的安排。

捻军平定后,朝野上下都松了一口气,曾国藩被任命为直隶总督,也就是天下督抚中第一之位,而李鸿章所得的封赏远不如曾国藩,只得到了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可见,朝廷又开始故伎重演,原来防范湘军,现在改为“扬湘抑淮”了。索幸曾李二人已深谙朝廷套路,并未再产生罅隙。

对曾国藩个人而言,原本可以善终,却出现了天津教案一事,曾国藩虽鞠躬尽瘁,却无能为力,成为他此生终点最大的遗憾。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和国内许多地方一样,天津也散布着一些教堂和传教士,传统民众对外来事物并不接受,因此民间有洋人的天主教堂迷拐孩子,挖眼剜心以供药用的传说,造成了很多不和谐的冲突,但当地官员的态度也模棱两可,并未据实调查澄清。

一日,一个叫武兰珍的人在天津迷拐了一名少年,被人捉住后边指认受教堂教民指使所为,虽然调查后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但地方官员也并没有向百姓证实教士的清白,也没有安抚民众的举措,导致民意激愤,将愤怒转移到驻天津的法国领事馆,很多人开始围攻法国外交官,激怒了当时的法国领事丰大业,丰大业寻外事官员未果后,一气之下在中国民众面前掏枪打伤了天津知县和其随从。继而冲突升级,愤怒的中国民众先是杀死了丰大业,后又涌向教堂,杀害了多名外国神职人员。天津教案震惊全世界。一周后,法国军舰驶抵大沽,鸣炮示威。

朝廷意识到事情严重性,指派曾国藩接管此案。这道命令领曾国藩陷入焦灼,教案事关重大,而他自己已经身患重病,支撑恐难,但如果这次事件处理不当引发战争,以当时清王朝的国力,结果一定是再一次的割地赔款。最后,尽管他的幕僚一直反对,他还是给自己的儿子们写了一份很长的遗嘱,决定接下这个任务,动身前往天津。

曾国藩此行,天津百姓和官绅们报了很高的期望,他们期待这个国内名臣能够为他们“伸张正义”,将洋人赶出天津。但曾国藩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为了平息浮嚣的民气,在去往天津的路上便写好了一篇文告《谕天津士民》,向天津的绅士百姓声名,此行不是为了开战而来。

这一下让全体天津人莫名其妙,这道告示确实有效地刹住了鼓动战争的舆论。但随后,为了让法国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谈判,曾国藩将天津的三名相关地方官员撤职听候查办,此举显然让曾国藩在天津大失人心。曾国藩不是不明白这样的结果,他深知为了发泄民族情绪打一场仗固然不难,但一旦失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在外交事宜上,曾国藩一贯主张“明强”,也就是说一定在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才能决定是使强还是使柔,不能贸然置国家危难于不顾。

在仔细调查取证后,曾国藩写了一份有理有据的调查报告提交朝廷,希望能够通过天津教案的调查,让大家不要再相信洋人挖眼剖心的无稽传闻,消弭误会,也从另一方面为中国百姓对洋人教堂的质疑做了充分的分析,以消除外国人的不满情绪,促进中外双方的和解。但谁料到以慈禧为代表的清朝政府自身对谣言仍是半信半疑,他们始终认为民间对洋人的愤怒情绪,是可以倚重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公开发布曾国藩的这份“报告”时,居然将曾国藩替中国人说话的关键内容全部删掉,只剩下专为洋人说话的部分。此折一出,朝野上下无不哗然,曾国藩居然说天主教是“劝人为善”的宗教,崇洋媚外,曾国藩一下成了人民公敌,被人民寄予无限期望的曾大人,竟然是这样一个卖国贼。

显然,朝廷这样做,可以把曾国藩贴上卖国柔软的标签,将民众对朝廷的仇恨转移到曾国藩的身上:不是朝廷软弱,是曾国藩软弱,这样就可以不失民心,朝廷仍然是正确的,只是曾国藩没办好。

之后,清政府在曾国藩的要求下,派李鸿章接手此案,曾国藩依然鞠躬尽瘁,帮李鸿章做好了大量的扫清和铺垫工作,了结了此事,但因为此事,在精神和心理上备受打击和煎熬。

结束了天津噩梦,曾国藩按照朝廷上谕的要求,回任两江总督,路上回京陛见时,发现自己在京城很受冷落,黯然南返,精神受到极大打击,再度回任两江后不久,便郁郁而终。

天津教案后三十年,发生了义和团运动,与天津教案如出一辙,慈禧等人在此事中痛痛快快地发泄了自己在天津教案中积蓄的怒火,终将清王朝引向战争,1900年6活跃,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等十一国同时宣战,241名外国人、2万多名中国基督徒在1900年夏天的战争中死亡。

曾国藩曾在天津教案中全力避免的战争终在他死后变成了现实,令人叹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