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散記(上)

與簡書相伴七年多了,在簡書上寫點文字已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變成一種習慣。七年,25oo多個日出與日落,2500多個白天與黑夜。日子久了,我的簡書主頁也像一間堆滿舊物的房間,有時要找一篇文章,需要翻箱倒櫃地找很久。爲了更清爽地前行,我把簡書中千字以下的文章做了個結集,等於是收拾了一下以往的歲月。這一篇篇小文字,代表着過去的一個個平常的日子,是自己平凡歲月的見證,當敝帚自珍。就給它一個名字《浮生散記》吧!分上下兩篇,各一萬字左右。是爲記。

(一)真正的藝術家和最好的觀衆

《霸王別姬》中有一句精典臺詞:不瘋魔不成活。

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任何行業任何領域,要想取得傑出的成就,就必須瘋魔。換句話說,就必須捨棄很多很多東西。就像《霸王別姬》裏的程蝶衣一樣,除了京劇,他已經什麼都沒有了,除了在戲裏,他是一個完美的虞姬之外,在戲之外的生活中,他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外行,他是一個“生活的外行”。

這也許就是代價,是上天的“遊戲”規則。

三毛在《萬水千山走遍》這本書中也寫到了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是他在南美洲的祕魯遇到的。這是一個窮困潦倒的印第安人,喜歡吹笛子,一生就想吹笛子給人聽,知道沒多少人願意聽獨奏,就組織了一個舞蹈團,但還是生意清淡,太太小孩都快餓死了,還在勉強支撐着。冒着大雨,這個喜歡吹笛子的舞蹈團團長在廣場上向人推售門票,每一個人都無情地拒絕了他。三毛也坐在廣場上,目睹了他一次次的被拒絕,當這個人向三毛走過來的時候,三毛出於同情,一下子買了三張的門票,門票很便宜,三美金一張。

最終,三毛只帶着自己的助手來觀看演出,另一張門票,白送給別人也沒有找到願意來看的人。在演出馬上就要開始前,那個團長還在外面賣門票。演出開始了,有着二百個座位的大廳裏只有兩個觀衆——三毛和他的助手。臺上的人專注而敬業地表演着,臺下的人專注而熱情的觀看着,努力送上自己的掌聲和讚美。

幕落了!

如果到此故事就結束了,那就不值得三毛寫出來了。

幕雖然落了,但演員和觀衆都還沒有離去。這時全體舞蹈的人來把三毛請上舞臺,讓三毛站在中間,手拉手,唱起了最後告別的歌。

歌唱完了!

似乎到這裏故事就可以結束了,但是沒有,故事還在繼續。那個真正的藝術家,那個吹笛子的團長還要再爲三毛獨奏一曲,那是一支從來沒有演奏過的作品。三毛如此描寫那個吹笛子的人:

演奏的人,閉上了眼睛,將自己化爲笛,化爲曲,化爲最初的世界,在那裏面,一個神祕的音樂靈魂,低沉緩慢地狂流而出。一支簡單的笛子,表露了全部的情感和才華,這場演奏,是一個一生知音未得的盡情傾訴,而他竟將這份情懷,交給了一個廣場上的陌生人。
燈熄了!彼此沒有告別,沒有感謝,一切都在那一曲笛聲中。
他是真正的藝術家,她是最好的觀衆。

(二)對“十年之約”的一些想法

“十年之約”這個創意很好,很有感召力。看到微信羣裏在討論具體如何運作,熱鬧非常,幾次想說,都沒插進話。下面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寫在這裏,偷個懶,權當今天的日更了。

“十年之約”具體怎樣運行,要看“十年之約”設定的具體願景。

如果是要辦成一個相對鬆散的“網友聯盟”,那就簡單多了,只要把一切交給時間,交這個微信羣和簡書就行了(前提是這兩個app至少也要再堅持十年)。堅持下去主要靠每個人的信念。

如果是要辦成一個相對有凝聚力的“網友聯盟”,那就要花一些時間和精力了。

一、爲“十年之約”設想一個slogan。可以微信羣徵集,微信羣人才濟濟,有詩人,有詞作者,一定能夠想出一個有感召力的口號。

二、確定參加“十年之約”的人員,爲每個人設定一個“十年之約ID”(這個ID要特點,就像一些大學設計校徽那樣),這樣容易管理,每位參加者也更有一個歸屬感。

三、確定明確的進入和退出機制,保證參加人員的“純度”。007收費還有人蔘加的原因,就是因爲收費過慮掉了一些“不純”的想加入者。但我個人更傾向於不收費,在不收費的前提下,如何保證參加人員的“純度”,可以藉助簡書貝,但具體怎麼做,還要動很多腦筋。這個可以集思廣益。

四、要把“十年之約”的大願景轉化爲一些“小願景”,比如一個月,三個月,半年等。這個可以進行的過程中逐步優化。

五、既然是一個“十年之約”的寫作羣,“寫作”就是中心的活動。每月一次更文應該是底線。可以一月或半月作一次總結評比活動。

六、如果參加人數較多,可以分組,就像你以前分過的那樣。但分組要有一個標準,我覺得最好是按加入時間的先後來分。

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舉辦一些線下活動。需要的經費AA制。

(三)壯闊的景緻給我們的啓示

《旅行的藝術》作者是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
在搜孤網上有一個帖子《爲什麼要讀阿蘭·德波頓》,說“讀讀阿蘭·德波頓,讓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當一個快樂的平庸無能者、因循守舊者、乏味無聊者和土裏土氣者”,這句話說明了阿蘭·德波頓是一個很接地氣的作家。

據這個帖子介紹,阿蘭·德波頓給自己的定位是散文隨筆作家。他學識廣博,文學、歷史、藝術、美學、哲學、心理分析等頭頭是道,而且他似乎記憶力驚人,書中信手拈來的細節比比皆是,又沒有掉書袋的酸腐氣。這一個說法,我在讀《旅行的藝術》的過程中深有體會,深以爲然。

《旅行的藝術》,其實不是單純地談旅行,更多的是談文學、繪畫,但都和旅行有着某種關聯,《旅行的藝術》其實說的是一種“藝術的旅行”,“心靈的旅行”,“思想的旅行”,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親身感受爲線,闡明自己對旅行的看法,並以一個個著名作家、畫家、詩人的作品經歷來證明,讀起來會收穫很多,更會對作者的讀書之廣博羨慕不已。

書中談到旅行中遇到壯闊的景象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

如果這個世界不公平,或讓人無法理解,那麼壯闊的景緻會提示我們,世間本來就是如此,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宇宙的力量可以移山倒海,而人類不過是小小的玩偶。從壯闊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侷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則我們就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變中感到焦慮和憤怒。不只是自然違抗我們,就連生活本身也是不堪忍受的重壓。然而,自然界中廣闊的空間卻最充滿善意和敬意地提示了我們所有超越我們的事物。如果我們用更長的時間與它們相伴,它們會幫助我們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無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惱的事情,並接受我們最終將化爲塵土這一事實。

(四)詩經·溱洧

公元前1000年,鄭國,陽春三月,風和日麗。

溱水洧水河畔,綠草如茵,或紅或黃或紫的小花,迎風搖曳多姿。幾株粗如大漢之腰的柳樹,纖細柔嫩的枝條垂拂在水面。

河水中間,岸邊沙灘、草地上,滿是歡笑嬉戲的人。上到白髮蒼蒼的老者,下到未通人事的小兒,或在水裏洗濯,或在岸邊躺臥。更有那年青的紅男綠女,手執蘭草,三五成羣,言笑宴宴。

今天是三月初三,上巳節。人們來到這溱水和洧水河畔,用清澈的流水洗去冬日的塵垢,祓除不祥,祈求一年的幸福和安寧。

同時,這也是一年一度的“相親大會”,青年男女結伴相約,來河中洗濯。河畔的草地上盛開着無數的蘭草和草芍藥,年青的男子,看到心儀的對象,手採一把蘭草或芍藥,來到姑娘面前,傾訴思慕之情。


以上想像,來自《詩經》中的一首詩,詩的題目叫《溱洧》。這兩個字,一看之下,不知道該如何讀,但卻是莫名地充滿了美感,充滿了靈性。

這是兩條古老的河流,溱水和洧水,它們流淌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一流就是幾千年,讀着《詩經》中的詩篇,我們可以清晰地想到一直以來生活在這河畔的人們,他們在這裏出生,在這裏長大,在這裏戀愛,在這裏成家,在這裏終老,一代又一代,如這兩條古老的河水,一直到今天。

讀着《溱洧》一詩,我們穿越了千年,聽着淙淙的流水,看到了最美的愛情……


附《詩經·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訏於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訏於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五)長夏一日

三伏天,烈日炎炎,草木瘋狂地生長。

人類不是草木,無法享受盛夏的蓬勃。關上雙層玻璃窗,打開空調,於是,炎夏就被擋在了窗外,室內清涼如秋。

站在窗邊,看關陽臺上烈日下的吊蘭,感覺有點不太真實。一天澆上兩遍水,吊蘭就在盛夏的火熱中綠意盎然。稍遠處的城牆上,有工人在用除草機剪除那些瘋狂生長的雜草,再遠一點的高架上,汽車來來往往,像是無聲的電影。每一輛汽車都是三伏天的幫兇,噴出灼熱的廢氣,而車內卻是涼風習習。人們坐在秋天的車內,奔馳在盛夏明亮耀眼的大道上。

轉過身,不再看窗外。打開電腦,打開中國文學史,上溯千萬年,哼唱着遠古的歌謠,冥想着上古的神話,看女媧氏造人,一開始摶起黃土,精雕細刻,不久摶土摶得心煩,抄起一根大繩,蘸着黃土的泥漿,一下下甩去,那濺出去的點點滴滴,都化而爲人。這點滴泥漿化作的人就是億萬的小民,那一開始精雕細刻的黃土就是那金字塔頂端的君主和大臣。這神話傳說完美地解釋了人類爲什麼生而不同。

神話的想像讓人頭暈,快速地走過,來到了溱水,來到了洧水,來到了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的水邊,看那個伊人千萬年地立於在水一方,等待着那個似乎永遠也來不到的追求者。在這一片詩的王國裏,我們幾千年前的祖先們活得自然活得適意。

眼睛發澀,關上電腦,看了一眼窗外那廣大的有點不真實的世界,打開書本。這是美國,20世紀40年代,傑克·凱魯亞克和他的一生偷了五百多次車的好朋友,開着一輛破舊的福特車,以八十邁的時速馳騁在美國的公路上。他們就這樣在路上飛奔,從紐約到舊金山,從美國到墨西哥,他們聽音樂、跳舞、喝酒、找姑娘,他們真誠地生活在自己的慾望中。他們是垮掉的一代。

一個長長的午覺,醒來後,窗外依然炎熱如火。吊蘭在熱風中舞動,那個除草的工人不見了,高架上的那些汽車還在來往穿梭。洗一把臉,喝一杯水,繼續《詩經》的旅程,繼續和傑克·凱魯亞克飛馳在八十年前的美國公路上。

拒絕了盛夏的一個白天,晚上我走進了盛夏。來到了那個除草工人除草的城牆上,聞着蒸騰的青草味,看夜晚明亮的燈火。迎着風,竟能感覺到絲絲的涼爽;等到迴轉,揹着風,汗水洶湧而下,痛快淋漓。廣場舞的音樂依然熱情似火。

這是三伏天中的一日,這樣的日子將有四十個,我等待着它們一個一個地到來。

(六)關於生活

何謂生活?

生,是一個事件;活,是一種狀態。

生,對於當事者來說,是不需要考慮的。無論你想不想、願意不願意,都於事無補。當你意識自己的時候,“生”這件事早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活”了。

說得不嚴肅點,或者有點大逆不道的話,“生”這件事的起因,並不是爲了被生者。這或者是大自然早已設定好的法則,如果用有宗教信仰的方式說,那是上帝這樣設計的。“生”這件事其實和“被生者”沒有關係,因爲沒有人徵求你的意見,問你願意不願意來,問你願意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願意以一種什麼樣的面目來,這些都沒有人問你。你只是“慾望”的附屬品,只是“慾望”的產物。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沒有例外,這是絕對的公平。所以,也就沒有人在這件事上較真。每個人都是哇哇大哭着,稀裏糊塗地降生了,來到了這個世界。

很少有人會思考,爲什麼人都是大哭着來到這個世界的?爲什麼不是大笑着?爲什麼當醫生使勁的打你的屁股時,爲什麼人不是大笑着來慶祝自己的誕生,而是以一陣大哭來宣告自己的到來?難道是因爲不願意嗎?這種不願意也許是先驗的,每個人都無知無覺。

更奇怪的是,當你來到這個世界時,除了你是大哭着的,另外看到你降生的人都是笑着的,他們都歡迎你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已在這個世界生活了幾十年,都知道這個世界並不全是美好,都知道這個世界險象環生,都知道你將來要經受很多地苦難,但是他們當時都不會想到這些,他們都從心裏歡迎你來的這個世界。爲什麼會這樣?雖然每個人都可以說出一些理由,但是這裏面的最本質的原因,我想也是先驗的,那就是歡迎你來到這個世界受苦受難,一同加入我們這個受苦受難的世界。每個人對此也是無知無覺的。只要高興就好,管他那麼多幹嘛?

於是,在你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在這一悲一喜的圍繞中,“生”這件事結束了,“活”完美在毫無時差的接過了“生”手中的接力棒。

於是,生活,開始了。

(七)當時只道是尋常

人生很多的事情都是這樣:

身在其中,人在身邊,感覺不到事情的可貴,感覺不到那個人的重要。等到事過境遷,物非人非事亦非的時候,才驀然發現,那個人,那件事,是如此地美好,現在再想回到彼時彼地,已是不可能了。

納蘭性德用一句詩概況這樣的感受:當時只道是尋常。

這句詩中沒說出來的那部分意思就是,現在覺得很不平常,一種悔意從內心深處傳來。

現在就是最好的。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還沒來。只有現在纔是真實的。

珍惜現在,因爲現在就是最美好的。

(八)老子的無爲

高中的時候,聽老師講老子,講到老子的無爲思想,都是說這種無爲思想是消極的,當時也沒有什麼思考,就這樣記住了。若干年後,我也成爲了一名中學老師,也在給我的學生講老子,我也是如我的老師告訴我那樣告訴自己的學生,老子的思想是消極的,而孔子的思想是積極的,孔子教給我們爲學日進三省吾身,而老子卻說爲道日損清靜無爲。

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在書架上尋尋覓覓,最終拿下一本中華書局的《老子》,翻開再讀時,那被我視之爲消極的“無爲”思想竟然完全改變了它的面貌,再也不是消極的了,它竟然讓我想到了孔子的中庸之道,我忽然覺得,在某種程度上,老子的無爲思想和孔子的中庸之道,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都是說的同一個道理。

(九)涅槃

一般人會把“涅槃”等同於死,其實這是不對的。涅槃不是死,涅槃是超越了生死的一種境界,簡單一點的文字解釋是:不生不滅。

我們凡人都是有生有死的,這是我們凡人的境界。我們每個凡人從生開始到死結束,是我們的一世,是一個輪迴。平凡人就是在這種不斷的生生死死的輪迴中流轉,承受無邊無盡的痛苦。

而涅槃呢?首先,涅槃這個詞不是說我們凡人的,它超出了我們凡人的境界,進入到了另外一種更高級的境界,就是“不生不死”的境界,是一種超出了輪迴的境界。涅槃這個詞不能用在凡人的身上,它只能用在那些修行得道了超越了生死的人的身上。

所以,“死”是我們凡人離不開的一部分,而“涅槃”不屬於凡人,它屬於修行佛道成功了的人,是超越生死的一種境界,是不生不滅。

站在我們“凡人”的角度上看,佛經上的很多思維都是很超前的,或者說是角度新奇。正因爲這一點,讀佛教的相關書籍,會擴展對世界對人生的認識。就比如對“生和死”的理解,生而爲人,就離不開死。不管你如何地不願意,如何地迴避,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馬不停蹄地走向死亡。當然,大多數的普通人,在一生地絕大部分時間裏都不會想到“死”這個事情,大多數的衆生都在享受着“生”的歡樂,這可以說是人類的智慧,也可以說是人類的自欺欺人。

老子的《道德經》裏說的很透徹: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以此推到生死,生死就如兩個聯體的嬰兒,誰也離不開誰。歡樂和痛苦也同樣如此,凡人世界裏有太多的這種彼此相對相生的東西。但我們往往都是任性地選擇了那一個我們喜歡的,而對那一個我們不願意面對的東西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請看看我們人類的歷史,有那麼多的人在想盡辦法追求長生不老,追求永生;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想有歡樂的海洋裏暢遊,而忘記了悲苦就站在岸上冷冷地看着,終有一天,我們每個人都要上岸,去面對那一直觀看着我們的悲苦。

佛教對悲歡的思考正和我們凡人相反,凡人眼裏的世界是歡樂的,燈紅酒綠;信佛之人眼裏的世界是悲苦的,是生老病死。正因爲一直看到了苦,佛教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是跳出生死輪迴,進入不生不滅的境界。

這就是涅槃。

(十)撇捺人生

今天在一個微信公衆號上看到一副對聯,堪稱絕對,記之如下:

上聯:若不撇開終是苦

下聯:各自捺住即成名

橫批:撇捺人生

這是一副拆字聯,“若”字的一撇“丿”,如果不撇出去,就變成了“苦”字;“各”字的一捺“丶”,捺住了,就變成了“名”字。

這副對聯讓人思考的很多,撇開的是什麼?捺住的又是什麼?對聯裏都沒有說,這就是它的佳處,就是它的引人思考之處。人生種種,要撇開的實在太多,要捺住的也是不少。但是,那些應該撇開的,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撇開呢?那些應該捺住的,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捺住呢?所以,每個人都感覺到了人生的苦,所以,那麼多想成名的人一輩子籍籍無名。

再來欣賞橫批——撇捺人生

“人”字有兩筆,一撇一捺。一撇一捺寫正了,“人”字才能好看。

“撇捺人生”,可以理解爲人生就是“撇”和“捺”的組合,亦即是“撇開”和“捺住”的藝術。人生的諸般煩惱,皆是由於“撇”和“捺”的不合時宜,“撇”和“捺”的把握不準。《紅樓夢》中有一聯說: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一聯說世人說的極是準確。世人皆是不能及時的“縮手”,直到無路可走時纔想回頭,那時已是晚矣。忘了“縮手”,就是沒有撇開沒有捺住,人生無路可走了的時候,這一個撇一個捺就撇不住捺不住了,一個“人”就要倒下去了。

(十一)落葉與落花共舞

江南三月,繁花盛開;

江南三月,亦是落葉飛舞。

這一花一葉的精靈,在江南的春天相伴而舞。

那花開得爛漫亦飄落如雨的有海棠,有櫻花。樹上猶是花滿枝頭,樹下已是花落成塚。每每從一片海棠邊一片櫻樹邊經過,更讓驚心動魄的是地下那一堆堆的花之瓣。

這個時節,如果你從香樟樹下走過,那紛紛飛舞的落葉讓你以爲是到了秋天。從春綠到冬的香樟葉在又一個春天來臨的時候,便飛舞着飄向大地。低頭,是一地的落葉,擡頭,還是一樹的蔥蘢。

(十二)感謝簡書

今日得到了“簡書創作者”的稱號!感謝簡書提供了這樣一個書寫文字的好地方!感謝簡書對我這樣一個簡書萬千書寫者中的普通一員的認可!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我應該是申請了三次“簡書創作者”,最終,得到了簡書的認可。謝謝簡書!有這樣一個方便的書寫文字的地方,真好!

在不斷的書寫中,我們終將走進自己的心靈,認識真正的自己。

感謝簡書,感謝遇見!

(十三)關於記敘文寫作的斷想

要有好的構思才寫記敘文,要有好的故事才寫記敘文。

記敘文的開頭:百年孤獨式開頭,幻城式開頭,造成時空的迷茫感;雙城記的開頭,營造一種深刻的氛圍,議論式開頭,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魯迅秋夜的開頭,描寫式開頭。

考試作文的本質:新穎別緻,匠心獨具,向閱卷老師展示自已紮實的基本功,考試作文,從某種角度講,就是和閱卷老師的一次交流,是一次自我的展示。找準角度,改編經典課文,經典名著。

(十四)天荒地老無人識

滄桑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自然界的滄海桑田需要億萬年的時間,但人生只有短短百年不到的時間,爲什麼也會產生滄桑的感覺呢?

李賀更是爲甚,不到三十年的歲月,一萬多個日夜,這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靈魂?如果按照佛教的輪迴理論,李賀一定從前世帶來了比普通人更多的記憶,不然他腦子裏的那些滄桑是從哪裏來的?

在《致酒行》是,他說:天荒地老無人識。 這該是一個多麼滄桑的靈魂才能寫出這樣滄桑的詩句來!

李賀又說:我有迷魂招不得。可能詩人自己也不甚明白,自己那些特立獨行的詩句是怎麼來的。反正就是坐在那頭瘦驢之上,看天看地想人生,那些詩句就從內心深處湧了出來,帶着那悠遠綿長而滄桑的感覺。

李賀的拏雲少年心事無人能懂,所以李賀是寂寞的。寂寞得天荒地老無人識。

(十五)老魚跳波瘦蛟舞

人的思想真是奇妙的東西。千人千面,千人更是千個思想。在形體層面,人還有孿生兄弟姐妹只數,在思想上,恐怕就沒有像孿生子一樣相像的。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思想決定着他會成爲什麼樣子的人。詩人在這方面有着更爲明顯的體現。李白和杜甫同是名垂千古的大詩人,但他們寫的詩就完全是兩個風格,這從根本上說是源於兩個人不同的思想。李白性格豪爽不羈,一切都不走尋常路,在讀書人都去考進士的時候,他偏偏走入深山,尋仙覓道,以此爲終南捷徑。

而杜甫呢?出生於奉儒守官之家,心繫天下蒼生,爲了報效祖國,去長安考取功名,雖滯留長安十年,生活困頓,亦不爲念,皆因有理想在支撐。

李賀呢,生於晚唐,天賦異稟,腦子裏都是常人所沒有的東西,所以寫出來的詩就有着鮮明的特色,放在全唐詩中,一眼即可識別。

真的不知道李賀的大腦中都裝着什麼樣的東西,又是如何運轉的,才能寫出“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這樣的詩句來!

(十六)撬動地球的槓桿

讀福克納的《我彌留之際》(藍仁哲譯)。

雖然讀得有點磕磕絆絆,沒有行雲流水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譯文的原因。如果我的英文水平和漢語水平一樣的話,不知讀英文版的福克納的作品會不會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我讀《紅樓夢》就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

意識流的作品總是朦朧的。雖然沒有辦法讀得明白曉暢,但是讀起來後還就是很難放手,有一種在朦朧的月色下的夜晚穿行的感覺,雖然周邊的都不是很清楚,但那一種意境,那一種整體的氛圍是能感覺到的。沉浸在這種氛圍之中,也是一種美好的體驗。這種朦朧來自於不熟悉,對作品中的歷史、作品中的生活、作品中的人物生存的環境,甚至作品中人的思想。

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但一直生活在一種有着根深蒂固的濃厚的基督教意識的環境中,這樣的普通人,這樣的爲了生活在苦苦掙扎的人,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狀態?在讀《我彌留之際》之前,對此,我沒有太多的認識。讀了之後,朦朧中,似乎有了一種感覺,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充滿了苦難,也充滿了幸福,那個世界有多少的歡樂,就會有多少的淚水。

太陽底下無新事。世界是圓形有,沒有不同。

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的有一些句子會讓人思考開去。如第25節寫杜薇·德爾爬上大車時的文字:她把籃子放進大車,爬了上去;她的腿從越來越緊繃的裙子下面伸出來,顯得悠長:那是根能撬動地球的槓桿,也是一種能夠計量生命的長與寬的兩腳圓規……

(十七)人生若只如初見

世間萬物,皆是初生時爲最美好。嬰幼兒時,皮膚細柔粉嫩,兩隻眼睛黑亮如漆,人見人愛;待到老時,皮鬆色差,兩眼渾濁,人見人閒。

細想想,也只有這樣纔是最佳的。如果反過來,那這個世界就不會是這樣常新了。那個設計了世間萬物的上帝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纔給世間萬物一個這樣的過程的。

人和人之間更多的也是如此。初見時的心動會讓人心驚肉跳,怎麼看怎麼喜歡;但隨着時間的流逝,那種心動的感覺便漸漸也消失了,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大多數的時候,面對着情感的漸漸淡漠,人都是無能爲力的。難道這也是萬能的上帝設計好的?

敏感的詩人對此感受肯定比一般人更深切,想應的,也更傷心吧?

所以納蘭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

細想想人生諸事,也只能如此感嘆了。

(十八)蘇軾的“無知”

據說,某一個秋天,大詩人大詞人大畫家大書法家蘇東坡先生有一次去拜訪當朝宰相王安石,在王安石書房裏,他看到了一首還沒寫完的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看後,不禁發笑,心中說,一個大宰相大文豪,怎麼不知道黃花是枯萎卻不落瓣的啊,這時蘇學士那好爲人師愛賣弄的脾性又上來了,便提筆回了兩句,來展現一下自己的學識:“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看到了也是一笑,笑蘇軾的無知和自大。作爲政治家的王安石比蘇學士穩重得多了,他並沒有去和蘇軾爭個長短。也許,王安石正忙着變法,根本無暇顧及這些小事。

後來,蘇學士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又是一個秋天,有位朋友邀他去賞菊花喝美酒,他在朋友的園子裏看到落了滿地的菊花瓣,驚訝地問道:“菊花不是不落瓣的嗎?我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菊花也會零落如此!”

朋友笑道:“那是你沒有來到我們黃州,其他地方的菊花不落瓣,可我們黃州的菊花,那可是會落瓣的。”

這時,蘇學士想到了自己寫給王安石的那兩句詩,心中不覺慚愧萬分。到此才明白了自己的“無知”。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一個人的見識,又能有多大呢?

(十九)包治百病的對聯

俗話說,若叫身體安,三分飢和寒。

現代社會,很多人的生病,不是因爲沒有喫的,沒有穿的,相反,卻是因爲喫得太多,穿得太暖。今天看到一副對聯,對現代的我們很有啓發:

上聯:無求便是安心法

下聯:不飽即爲卻病方

誇張一點說,這副對聯包治百病。上聯治“心病”,下聯治“身病”。

人最大的心病是慾望的不得滿足,治這個心病的辦法不是求得更多的東西來滿足慾望,只能是減少慾望,能做到“無求”,心就安了。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喫餓得慌。但凡事過猶不及,飯喫多了,對身體也是個負擔。俗話說,飯喫七分飽,穿越了時空留傳下來的這些老話,不可不信。

(二十)佩弦與佩韋

上學的時候學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老師講解朱自清,說一定要記住朱自清字佩弦,在老師的一再要求下,真的就記住了。但也就只是記住了,沒有去多想“佩弦”二字有什麼含義。也聽老師講過,古人的名和字之間是有關係的,但朱先生的名“自清”和字“佩弦”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一直也沒有弄清楚。

幾十年以後,在《韓非子·觀行》看到一段話:

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餘補不足,以長續短之謂明主。

朱自清先生的“字”當是來自這裏吧!朱先生一生勤勉,精於治學,著述甚豐,用“佩弦”二字來自勵,終成一代大家。

記得高中有一篇文章《五人墓碑記》,文中有一人名顏佩韋。從“佩韋”兩字可知此人不是一般人,性格應爽直,屬“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類的義士。雖以佩韋爲名來警戒自己,但在閹黨擅權作亂之時,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正義之火,故而挺身而出,聲張正義,以至獻身。令四方之士“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二一)亦花亦鳥話杜鵑

杜鵑,亦花亦鳥。

花之杜鵑,又名映山紅。杜鵑花之得名緣自杜鵑鳥。據傳說,古有鳥名杜鵑,叫聲悽切,日夜哀鳴,終致咯血,所咯之血滴落羣山,染紅遍山的花朵,此花因之得名杜鵑。

鳥之杜鵑,又名子規,杜宇。此鳥據傳說爲古時蜀帝杜宇的精魂所化。常在夜間鳴叫,聲音悽切,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因此之故,此鳥在古詩中很受歡迎。

李白有一首詩,把亦花亦鳥的杜鵑都寫到了,詩題爲《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詩要在安徽宣城看到杜鵑花,想到了昔年在蜀地家鄉時看到地杜鵑鳥,頓生思鄉之情,於是化而爲詩,故曰: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二二)五嶽爲辭鋒,四海作胸臆

在古代,寫詩最厲害的恐怕非李白莫屬了。李白的詩才讓人歎爲觀止,被賀之章稱爲“謫仙人”,意思是李白之才非是凡人所能及的,李白是天上的神仙下凡。

大詩人杜甫也是作詩聖手,杜甫所寫的七律冠絕古今,宋元明清的很多詩人都尊杜甫爲師,學習杜甫寫詩的技巧。但好像沒聽說有哪些人師法李白的,爲什麼呢?不是李白詩沒有杜甫好,而是李白的詩和杜甫的詩不是同一風格的。杜甫的詩是可以學的,李白的詩是沒法學的。

可以說,杜甫的詩是“人成”的,而李白的詩是“天成”的。“天成”的詩沒法學。

晚唐詩人皮日休有兩句詩形容李白詩歌的文辭和風格:五嶽爲辭鋒,四海作胸臆。這兩句詩說李白詩歌的文辭如山之五嶽,峭拔豪縱,高不可攀;通過這樣的文辭所表現出來的胸懷廣如四海,浩渺無邊。皮日休對李白的評價,真是知人之言。

李白的那些詩,其實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吐”出來的。還是那個皮日休,他寫李白有如下的句子:

吾愛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跡作人間客。……惜哉千萬年,此俊不可得。

“口吐天上文”,真是謫仙人啊,吐出來的都是天上的文字。

今人余光中也說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奇哉,李太白。

(二三)仁在哪裏

孔子的思想,一言一蔽之,是“仁”。

在《論語》中,孔子關於仁說了很多,有夫子自道,也有對學生們的諄諄告誡。所有這些話,都從不同的側面界定了孔子思想中的“仁”。

在《論語》中,子夏有一句話,也是談論仁的,讓我頗受啓發。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這句話的意思是:廣泛地學習,並在廣泛的學習中不斷地堅定自己的志向,在學習中要深入地問問題,多思考自己身邊的事,這樣的話,就會慢慢接近仁,或者說,仁就在這“博學而篤聲切問而近思”之中。

這句話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認真

子夏沒有說仁是什麼,也沒有說仁不是什麼,而是告訴了我們在哪裏可以找到仁,我們可以順着子夏的指引,自己去尋找仁,去發現仁。當我們通過自己的一番努力,親自發現了仁,那個時候的快樂是和聽了孔子的言說而明白了什麼是仁時的快樂不可同日而語的。

附:《論語》原文: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四)顏回之樂

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那麼孔子最喜歡顏回的什麼呢?我覺是是喜歡顏回的淡泊於名利和富貴,且以學習爲樂。

在《論語》中,孔子如此感嘆顏回:說顏回真是賢能的人啊,喫着粗茶淡飯,住在陋巷中簡單的房子裏。如果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別的人都憂心忡忡,而顏回呢,卻從來都是樂呵呵的。

那我們不禁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中,顏回的樂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孔子沒有明說,我覺得,顏回之樂應該是樂在詩書吧,雖是處陋巷之中,每日粗茶淡飯,如果能自由的讀書,這就是最大的樂趣。住在廣廈之內,每日山珍海味,忙於富貴名利而無暇讀書,在顏回者看來,應該是不快樂的。

換句話說,孔子所謂的“樂”,其實是精神之樂。在物質生活是,孔子的要求很簡單,更讓孔子看重的,是精神生活。一個人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廣大,實在和是物質生產的水平不是按正比例的形式發展的。甚至在一定的範圍內,還是成反比例的。過分的物質生活會消弱一個人的精神生活。

錢鍾書在一篇名爲《喫飯》的文章中曾說:“人類所有的創造和活動(包括寫文章在內),不僅表示頭腦的充實,並且證明腸胃的空虛。”頭腦的充實是精神生活的豐富,腸胃的空虛是物質生活的貧乏,這二者是人類所有創造和活動的基礎。

孔子另有一句話,說的是自己,大意和讚賞顏回的這句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夫子自道。孔子說:每日粗茶淡飯,累了的時候就彎着身子,以自己的手臂爲枕,睡了一覺。快樂就在這其中。這裏的快樂,也應該是詩書之樂,或者說是思想之樂。

附《論語》兩則原文: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