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前提是你要有勇氣

文/南希

1.

這兩天在看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的《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

很早之前就聽說過這本書,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時間來讀。

最近空閒時間較多,上完計劃的課程也有可以閱讀的時間。

沉浸在這本書中,彷彿自己變得很乾淨,這種乾淨不是字面上的乾淨,而是在喧鬧的世界裏,可以靜看雲捲雲舒的那份超然。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就是當你習慣了讀書,突然有那麼一段時間忙於其他事情沒有碰書,就會覺得自己的靈魂變得不乾淨,連帶着言行都變得不那麼善意。

我的意思是,看書使你變得有禮貌,對身邊的人和事懷着一顆包容之心,不會隨意發怒,也不會情緒化,閱讀讓你看起來像是一個很有內涵和修養很高的人。

看過很多關於閱讀的好處,提升個人素質,拓寬自己的眼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而這本書,教會了人如何去改變現狀。

2.

在這本書裏,比起弗洛伊德的“原因論”,我更喜歡阿德勒的“目的論”,弗洛伊德的“原因論”,像一顆埋在人心底的炸彈,如果這個原因是不好的,那這顆炸彈隨時都會炸開,給這個人造成傷害。

阿德勒的“目的論”則與之相反,只要你有勇氣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麼你之前的經歷就會開始破碎,然後裂變重新組成你要選擇的生活方式。

我喜歡裂變重組這個詞,它還像另外一個詞,叫“破繭成蝶”。

前兩年流行“原生家庭”這個詞,當這個詞出來之後,很多人都開始覺得如今的遭遇和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

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媽媽對我很嚴厲,對我要求很高,就算我做了很多比同齡人優秀的事情,媽媽也不會給我獎勵。

反而是隻要我做錯了一點點事情,她就打我罵我,有時候我連聽到她的聲音都很害怕,很多次,我都哭着跑到奶奶家,對奶奶說:“奶奶,我不想活了,我想去死”。

每當這時,奶奶的眼淚就會掉下來,那時候的我,不能理解爲什麼生了我卻不愛我,總是打我罵我,讓我看盡了這個世界的灰暗。

別人的童年是色彩斑斕多姿多彩的,我的童年裏,沒有很多笑,只是想早點離開家,離開沒有她的生活。

3.

媽媽的嚴厲導致我性格自卑敏感又多疑,會給自己找很多假想敵,不敢去相信別人。

就算自己很優秀,可是當看見自己沒有的優點別人有時,就會突然覺得很自卑。

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句無心之言,也會在心裏揣測半天,想別人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然後就有了討好的意識。

我一直以爲原生家庭給我帶來的這些傷害可能會伴隨我一生,可是直到我看到書裏有這樣一句話時,心裏頓時釋然了。

書裏講:“過去的經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看待這段經歷,賦予了它怎樣的意義?”是啊!我爲什麼要對過去唸念不忘,畢竟,它已經是過去時了!

父母親的嚴厲,只不過是因爲他們的父母親也是這樣教育他們長大,對沒有接受多少教育的他們來說,他們只會奉行“嚴師出高徒”“棒棍之下萬人之上”那套說法。

4.

不管以前的經歷是怎樣的?都不能阻礙我們選擇更好的生活,要有勇氣去改變,纔不會拘泥於過去的坎坷。

如果當下的生活不如意,那麼就去改變,如果覺得自己哪裏有不足,那麼就去改變,如果有很多令自己煩惱的事情,那麼就去改變,有勇氣去改變,才能徹底擺脫過去。

有時候,人總愛抱怨過去生活的不如意,覺得過去影響了現在,其實不然,有很多成功後的人,他們成功後都學會了和過去和解,並把以往的經歷當成了一筆財富。

這就是以前的經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賦予了它怎樣的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