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管控“四顆心”

無事,充盈“閒心”。

沈從文曾說:“我的人生最怕的就是休閒,休閒會失去生活的意義。”確實,人太閒了,就容易胡思亂想;心太空了,就容易無事生非。會享受生活的人,都很會利用閒暇時光,讓靈魂得以安放,內心得以充盈。

有事可做,是治癒一切心病的良藥。努力抓住奔忙日子裏的留白,會發現,點點滴滴都是饋贈。閒來無事,不如給自己的心靈充個電,做舒服的事,見喜歡的人。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有事做、有人愛、有期待。

有事,梳理“亂心”。

俗話說:“心性不亂,迷路自清。”每個人都有焦頭爛額的時候,只有時刻保持心平氣定,不亂陣腳,纔不會被焦慮裹挾,無法脫身。倘若凡事隨意堆疊、內心雜亂無章,那生活便如一團亂麻,再精明的人也會分身乏術。

生活是有章法的。正如書要一頁一頁地看才舒服,飯要一口一口地喫纔有味道。正如米蘭·昆德拉所說:“自在有爲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

遇事不慌不忙,做事循序漸進,纔是生活最大的智慧。

大事,放下“畏心”。

有一句話說得好:“能解決的事,不必擔心;解決不了的事,擔心也無用。”不論是恐懼膽怯還是氣定神閒,環境都不會因此改變,但一個穩定的心態,卻能讓人掌握更多主動權。很多時候,真正讓人恐懼的不是客觀的事,而是主觀的心。

厲害的人,從來都是從容不迫、氣定神閒的,因爲他們深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道理。我們能做的就是物來則應,去則不留,遇事不畏,安住當下。只有心之所向,萬事皆無法阻擋。遇事,要學會放下“畏心”,做到寵辱不驚,才能“賞庭前花開花落”。

小事,端正“慢心”。

《道德經》中有句話:“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很難讓人們穩住心神,聚焦細節。往往在大事上兢兢業業、滿懷期許,小事中卻馬馬虎虎、敷衍塞責。殊不知,一個人的能力從來不只體現在大局前,更取決於細節處。

泰山不拒細壤,纔有現在的巍峨高大;江河不擇細流,纔有今天的深邃長遠。人生如斯,要想高樓拔地起,就要在一磚一瓦上下功夫。學會用“沉浸式”的體驗去對待小事,如此,成功纔有迴響,生活纔有饋贈。

開元寺中掛着一副字:“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人,是一個奇怪的動物,也是一個感情動物。不戀舊情,沒有溫情,這樣的人,着實可愛,確實可怕。行走於江湖,還是要有所情感,賦予期待,生活纔有熱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