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中拾遺

                  旅中拾遺

    南陵煙墩旅遊中,這一塊叫藹裏的地方,“格里、格外”有許多農旅融合的亮點,拾遺記下其中的幾個地方的簡介,趣哉!樂哉!


              酒緣井與詩仙橋

      唐代大詩人李白,人稱“詩仙””酒仙”,李白先後三次來到南陵,留下詩篇26篇,據《南陵縣誌》記載,唐李白遊江東寓南陵,題詠最多,今五松山仙酒坊,爲其遊樂之地,天寶十三年,李白第二次來南陵時,受格里胡村胡公邀請,在煙墩格里遊歷山水,有感於此地的風景如畫,在豪飲美酒後寫下《山中問答》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民國版《南陵縣誌輿地志》對此爲記載。人們爲了紀念李白與格里的情緣,將村裏酌酒的水井命名爲”酒緣井”,將李白走過的橋命名爲“詩仙橋”,詩仙橋始建於唐代,重建於清代,爲單孔圓拱石橋,長16米寬3米,石板鋪面,橋墩及拱券爲當地黑石砌築。橋上原有石砌欄杆。

                    胡村記

      千年胡村,鍾靈毓秀,碧山高聳,遙比九華,北出碧溪村,可達縣府,南越大義嶺,可望青陽,東翻碎石嶺,可攬涇川,胡村民風淳樸,人文厚重,村內老樹綠蔭匝地,老橋古藤披蔓,方誌有載,詩仙李白愛茲山色,作《山中問答》使碧山名天下,今朝農旅融合,綠色發展,鄉村振興,再譜新章,美哉胡村!興哉胡村!


          胡公迎李白

      昔唐詩人李白寓居南陵,在尋訪涇川,縣令汪倫的旅途中,從胡村、點心榻,翻越碎石嶺,留連碧山腳下的胡村,桃花山色,棲居數日。坊間逸聞,山民胡暉慕其大才,盛情詩日,競成莫逆,贈其珍禽白鷳,李白賦詩《山中問答》相贈。詠碧山、遊涇川、訪汪倫,終成佳話。

            點心榻

      古代胡村是爲昔時三府通忂要道,文人雅士販夫走卒行蹤不絕於縷。胡村先人爲方便行人遂在村子東首,碎石嶺下,修旅舍,建酒肆,供憩息,便食宿,是謂”點心榻”。後交通改道,戰火兵燹,“點心榻”日漸式微,如今地貌猶在,地名尚存,滄海桑田,重煥新貌。《山中問答》李白,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杏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