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講書《目標感》書稿摘錄

作者把年輕人分成四種,第一種人叫作“疏離者”。什麼叫“疏離者”?作者在跟年輕人進行訪談的過程中,有些年輕人沒有陳述過任何目標,他唯一想要做的事就是思考怎樣減少一點生活中的痛苦,怎樣用最無壓的方式過日子。他每天所想的都是怎樣結交異性,怎樣看場電影,怎樣買到一部新的手機,怎樣能夠活得更開心,他所想的全都是玩、全都是物質。這種人大概佔到25%,有四分之一的年輕人是疏離的狀態,他沒有目標。

這種狀態不好嗎?這不挺好的嗎?每天傻喫傻喝,好像挺開心的,但疏離的人往往會痛苦。你會發現,以手機爲目標的人,無論他得到了還是沒得到,他都不高興。得不到手機,當然很痛苦了;得到了手機,沒多久又出新款了,所以他永遠都覺得沒意思、無助、無聊。這是疏離者,佔到年輕人的25%。

第二種人叫“空想者”。空想者的特點是有幻想沒行動,而且他們所幻想的方向往往是戲劇、娛樂、體育這些方向,比如要成爲一個明星,要成爲一個了不起的人,要成爲一個藝術家……他想了很多大而無當的方向,但是沒有做過任何行動,只是天天幻想。這種人也是有的,也佔到25%。

第三種人叫“淺嘗輒止者”。淺嘗輒止者的特點是什麼?他參與過有目標感的行動,但是他不瞭解超越於當下的意義。他追求的目標來自虛榮和待遇,當他看中一份工作的虛榮和待遇的時候,他可能會爲此努力一下,比如考證。但他往往做一段時間就會放下,或者做一段時間就沒勁了,因爲虛榮和待遇所帶來的動力是不夠持久的。時間一長,他就會質疑這件事情。所以這種人變成了淺嘗輒止者,大概佔到年輕人的31%。

剩下的第四種人叫“目標明確者”。目標明確者大概佔到年輕人的20%,他能夠找到目標,能夠努力和聚焦,並且能夠看到這個目標背後的意義。即使是很年輕的人,也可以成爲一個有目標的人。作者舉了一個讓人很感動的例子,有一個叫瑞恩的男孩,年僅六歲,他看到網上報道非洲很多地方喝不到乾淨的水。他覺得自己這裏喝水這麼方便,無法想象非洲人沒有水該怎麼生活。於是,他就把自己的零用錢拿出來,打算捐給非洲的人打一口井。

這位六歲的孩子從此立了一個志向:要爲在非洲打井這件事募捐。他開始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先是自己去掙零用錢,掙完零用錢以後又號召大家捐款,做了一個長期的活動,叫作“瑞恩的井”。到他十幾歲的時候,瑞恩在非洲已經捐了幾百口井。作者舉了好多個這樣的案例。如果一個年輕人能夠找到一個關懷社會的目標,並且願意爲之努力的話,他是有可能創造奇蹟的。這種人叫作目標明確者,佔比爲20%,他們的特點是樂觀,性格里有理想主義色彩。

還有一類人,作者沒有把他們歸到這100%(上述的四類人)裏面,因爲這種人很少,叫作“被目標困擾的人”。什麼叫被目標困擾的人?這類人找了一個反社會的目標,比如說實施恐怖行動的年輕人、校園槍擊案的主角。我們去調查這些孩子的背景,會發現他們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就是要報復別人、報復社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