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歸處是敦煌》摘錄+感悟

1、無論做任何事情,研究或是教學,都把自己的生命融入進去,和自己所做的事業融爲一體,在自己所做過的每一件事情中,讓個體生命不斷得到新生和昇華,而自己也從中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2、在莫高窟這樣的自然環境裏,我常常會想到李商隱的一句詩:“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夕陽還是那樣的夕陽,只是人已不再是昨日之人,有多少人早已消失在歷史的蒼茫之中。人其實是很渺小的,人的一生中能做的事情非常少,我們都只是過客。

3、過去的已經不能再追回,未來根本不確定,一個人能擁有的只有現在,唯一能被人奪走的也只有現在。如果懂得這一點,就不能也不再會失去什麼了,因爲本來就沒有擁有什麼。任何一個人,過的只是他現在的生活,而不是什麼別的生活,最長的生命和最短的生命都是如此。

4、有人問我,人生的幸福在哪裏?我覺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裏。一個人把找到的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義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愛好形象來源的那個根本性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可以讓他面對所有困難,讓他最終可以坦然地面對時間,面對生活,面對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離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心靈的召喚下,成爲真正意義上的那個自我。

5、每一個臨摹壁畫的莫高窟人,都有一種心定神閒的氣質,大概和他們常年的“修行”不關係。藝術家收藏起自己的“個性”,忘我地體悟千年畫師們落筆時的心靈節奏。在排除一切雜念和我執之後,通過日復一日的練習,將古人的技巧運用自如,最後把古人的方法變爲自己的創造。臨摹,其實就是一場去掉我執和忘唸的修行。

6、與互聯網時代快速的生活和工作節奏完全不同,敦煌的保護工作總是在一寸一寸中推進,要把那在時光中逐漸變得模糊的壁畫,一寸一寸的從不可挽回的命運中拯救出來。洞窟外老一輩莫高窟人栽下的白楊不知不覺已經高聳入雲,而敦煌的保護和修復工作還將繼續他緩慢的節奏。但是我想,也許沒有了這種慢節奏,整個時代將會變得很膚淺。

7、基礎研究就是學術的基礎工程,是地基。地基,必須要打牢,否則都是空中樓閣,是建在沙丘上的。但問題是,現在誰都不願意給別人打基礎,都不願意給別人做嫁衣裳。

8、一個人也好,一個學科也好,一定要在自己已有的優勢和基礎上,繼續往前走,不能離開原來的基礎。在爭取開拓性研究時,我們也不能離開原有的基礎。

9、學術研究絕對不能只看數量。

10、人活的是一種精神,雖然有的人可能覺得這個很虛,我不是說物質就全部可以不要,但是精神還是最重要的,是決定性的。因爲只有有了精神,纔能有創造物質世界的可能。幾十年的戰爭浩劫,幾乎使國家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因爲有精神的力量,就有創造新世界的可能。

11、我覺得世界上有永恆,那就是一種精神,不管你是西方人,還是中國人,是大人還是小孩兒,是教授還是普通人,人都應該有種精神。爲什麼說精神比物質更重要?物質壞了可以再造,精神壞了就無藥可救了。抗戰爲什麼會勝利?論物質和槍炮,跟人家無法相比。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就是堅決不當亡國奴,大家齊心協力讓中華民族堅強地屹立在東方,我想這就是精神力量的勝利。我們國家要發展,就靠這個精神。我們還得有這麼一點精神,始終有這麼一種精神,這個國家纔有希望。


還有顧春芳寫在後記中的一段話:

在樊錦詩的身上,呈現着一種少有的氣質,單純中的寧靜,寧靜中的高貴,深沉中的甜美,當我這樣感覺她的神氣的時候,我發現這正是我面對敦煌壁畫時候的關於美的體驗。壁畫穿越歷史的美,那種滄桑中的清雅和燦爛,在這裏以一種奇妙的方式滲透在一個人的氣度之中。她的高貴而來自她思想的嚴肅,莊重和純正;而那種深沉也許而來自長年的關於文物保護的憂思,來自她對莫高窟這一人類絕無僅有的寶庫的現在和未來的強烈責任;而她的童真,年屆八十卻依然如少女一般純真的笑容,是偉大的藝術和神聖的使命所賦予她的那種安寧和靜謐的心靈所造就的。

她一生的成就都源自她的心,她一生最高的成就就是她的心!


感悟:

從書櫃中拿出這本書的時候,第一眼我就被這本書的封皮上,樊錦詩老師的笑容所深深打動,她是那種深邃的美,柔和的美,慈祥的美,那雙眼睛彷彿可以洞穿一切,充滿睿智。還是那種可以無數次端詳菩薩的感覺,說真的,這毫不誇張。我不是佛教徒,也不信仰宗教,但我爲什麼能把她和佛聯繫到一起呢?或許是樊老師58年來日日看着佛,日日看着壁畫,心中時刻所想、所念、所牽掛的就是那些壁畫,就是敦煌,就是敦煌莫高窟這壯美的人類遺產的保護,所以她,在無形之中,也成了佛一樣的眼睛,佛一樣的面龐!

從前對莫高窟只是一個很膚淺的認識,直到看完這本自傳,與其說是她個人的自傳,不如說是在寫以常書鴻、段文傑、樊錦詩等幾代莫高窟人用生命去詮釋的什麼叫“堅守大漠、勇於擔當、甘於奉獻、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

看完書以後,意猶未盡,又搜索了樊老師的“開講啦”視頻,幾十分鐘的講解裏,她隻字未提自己的55年(2019年錄製)堅守,隻字未提爲莫高奉獻的點點滴滴,而是從頭到尾都在介紹敦煌莫高窟的歷史,向大家普及莫高窟的知識。她一定是把敦煌和自己融爲一體了。有人說您想對年輕時候的自己說什麼呢?她說:“如果有來生,我依然會說,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志願。”

我想樊老師是一代代莫高窟人的其中一個縮影,他們奉獻、無我,把莫高窟融入生命,正是因爲有他們這樣的大愛,才能讓我們看見現在的莫高窟,從篳路藍縷的艱苦奮鬥迎來如今敦煌事業騰飛的巨大變遷,莫高窟,走向世界!你們的堅守,值得!

從此再看莫高窟,在欣賞壁畫的同時定會多一份對你們的仰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