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澤而漁,自取滅亡

丹麥人喜歡釣魚,他們釣魚的時候會帶把尺子,把不到一定長度的魚還會再放回河裏,兩千多年前的先賢孟子也曾說過,不要用細密的漁網撈魚,丹麥人和孟子都是聰明人,他們知道把小雨都捕光了,以後就沒魚可以捕了!

我們生活中經常說的成語“涸澤而漁”,“飲鳩止渴”,“焚林而獵”,都是告訴我們爲了短期的利益而放棄長遠的利益,終究是自取滅亡的方法!

在環境保護方面,本世紀以來,巴西成爲砍伐森林面積最多的國家,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減少,環境污染,全球變暖等嚴重不可逆的自然破壞!人類爲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破壞自然造成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氣溫升高、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很多臨海的國家國土未來也要被海水淹沒!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母親已經向我們發出最後的吶喊!

爲了暫時的利益而放棄長遠的利益是鼠目寸光的,是自私的,我們國家爲了避免涸澤而漁的錯誤,在近年來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採取了比任何國家都更嚴格的管理策略,雖然從短期看,人民的自由被限制,經濟發展暫時受阻,但是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是中國政府的魄力,並且最終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

在教育領域,中國政府也是做出了雷厲風行般的教育改革,“雙減”政策出臺,大量課外輔導班關閉。雖然這個政策讓中國幾千萬輔導老師失業,幾百萬家教育機構不得不關閉,但是這次大改革更多的是考慮到孩子們未來長遠意義上身心健康發展!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看待事物必須要有長遠的眼光,能放下暫時的誘惑和利益,推遲獲得更大的滿足。上個世紀美國一個心理學家就做過一個著名的“棒棒糖實驗”,那些能抵擋眼前那顆棒棒糖誘惑的小朋友在以後長大,也能變成一個更有才能的人,也更能獲得成功!

巴菲特能成爲股神,也是他能在買入一隻股票後長期不賣出,他說,我的長期就是永遠,而那些總是抵擋不住市場上下波動誘惑的人,永遠只能成爲股市中追漲殺跌的韭菜們!

我們青年人爲了更好的發展前途,放棄眼下各種娛樂的誘惑,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中,這也是一種高瞻遠矚的人生態度,而那些當下還在沉迷於遊戲,仍然不固父母、老師的勸告,執迷不悟的孩子,就是在涸澤而漁,自毀前程!自取滅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