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下《感受阳光》(草稿)②

          在阳光下②

      1949年4月21日夜,人民解放军第BG军率先在江城西南的荻港地区突破国民党反动军队的长江防线,迅速进剿江城外围的国民党军,于4月23日顺利占领了江城。当人民解放军部队成建制地开进江城时,在郑天寿的领导和组织下,中共党员组织的护校队和护厂队手拿棍棒站岗放哨,巡逻检查,大街上秩序井然,商店照常营业,市民们打着红色被面做的旗帜上街夹道欢迎解放军的到来江城解放后,郑天寿根据中共金陵市委书记修良预先的安排,到刚成立的江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报到。在军管会秘书长家琦的引见下,军管会主任季立新热情地会见了他,季立新主任紧紧地握着郑天寿的手说:“从大革命时期起,江城就有党的组织。经过长期斗争,你们终于坚持到胜利。我们经过庐州时,那里大街小巷都关门闭户,显得非常萧条;进入江城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一民众都出来欢迎人民解放军。原来是你们在这里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地下党同志们,你们辛苦了!我们今天的会面,就是解放军和地下党胜利地会师了!”郑天寿兴奋地说:“我们和江城民众早就盼着这一天啦!解放大军的到来,我们处于地下的共产党人和江城民众终于摆脱了黑暗,见到了灿烂的阳光!”江城市民众成为长江南岸首先迎来新社会曙光的华夏儿女。从此,欢唱新生活的歌曲“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就徜徉在获得新生的江城上空,成为江城人民拥护共产党,拥抱新生活的写照。获得新生的江城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接千百年来翘首以盼的幸福生活,建设美好的家园!这琅琅上口的歌声,表达了江城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很快就风靡江城广袤的城乡,成为最流行的歌曲。江城人民从此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扫除了雾霾,在灿烂阳光下扬眉吐气地生活。从小就聆听爸爸妈妈和大人们哼唱这首歌,很快,我们兄弟几个对这支歌也耳熟能详,张嘴就能唱响它。六十年后,我成了花甲老人,张嘴仍能唱响这“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2010年与毕业学员联欢时,单位领导林晒瓮试图戏弄我这个老共产党员,当着数十位海军上校军官的面,指名要我唱流行歌曲助兴。恭敬不如从命,我拿起麦克风,唱响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头顶已经光亮的林晒瓮气恼地打断我:“教授,我点你唱流行歌曲,你怎么唱这个我很不习惯、很不舒服的老歌?”我对他说:“你不习惯?作为军人,你应该习惯这个歌曲。你不舒服,你为什么不舒服?!一点不错,这是老歌。你不知道,这老歌是解放初期我们国家最流行的歌曲。全国亿万民众都会唱!你让我唱流行歌曲,我当然要唱新中国最流行的歌曲。你说它是老歌,那是你的认知。我一点不觉得它老,在我心里它始终焕发着青春和活力!”小个子林晒瓮听了很不高兴,拉下脸仰着头斜着眼对我说:“我是系政委,好歹也是副师级领导干部。你怎么能这么跟我说话?!你不能拿我这个师级干部不吃劲。即使你是咱们学院德高望重的博士生导师,也该像普通样尊重我这行政领导!”听了林晒瓮的话,我真是好气又好笑!这个人是二十多年前我任海军航空兵龙西基地司令员时相邻航空兵A团的机械师。他怎么好意思对我这个基地老司令员称自己是领导?我当团队主官时,他连个排长都不是!他对我讲这个话,真是屎壳郎打哈欠,怎么好意思张开那个臭嘴?!我只好耐着性子对他说:“你这‘证伪’还是来点证实的好。多学一点党和军队的优良作风,对你肯定会有帮助的!”我讲完这个话,在场的海军上校们都大笑起来,把林晒瓮弄了个大红脸!这是后话。胜利地完成了中共金陵地下市委修良书记交给的“坚持地下斗争,领导江城和宛陵人民迎接解放军入城”任务,郑天寿准备根据中共金陵市委的要求,返回金陵归建派遣他的党组织。江城市军管会季立新主任热情地挽留他:“老郑,江城是中国最早开设海关的沿江城市,帝国主义势力非常顽固,我们江城市军管会有双哦需要处理的涉外事务。现有的军队和地方干部中,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能力非常弱。你是中央大学毕业的法学学士,熟悉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又有多年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经验,应该是久经考验了。你留在江城对我们军管会妥善处理涉外事务一定很有帮助,你在江城可以发挥其他同志难以发挥的作用。”郑天寿不好直接拒绝,委婉地说:“季主任,感谢领导的信任!我必须听从派遣党组织的召唤,先回金陵述职后再根据组织的决定确定是去还是留,您看这样行不行?”季立新说:“共产党员在哪里都是干革命工作。关于你的调动,我马上给金陵军管会领导打个电话,很快能办妥。你就安心地等我的电话结果。”战争年代,这种情况很普遍,一旦首长看中了哪个干部,一个电话就能调动。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快速推进,人事调动逐步走上正轨,但首长指示决定的人事制度却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这样,郑天寿就留在了江城,穿上了军管会干部统一的黄军装,担任江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专职外事秘书,独当一面地负责江城市的涉外事务。由于郑天寿在解放前对江城青年非常熟悉,在青年中有较高威望,中共江城市委安排他担任市委青委委员兼青年团市委常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青年团学校工委书记、江城市学联主席等职务,压在郑天寿身上的担子异常沉重。这些对郑天寿这位朝气蓬勃的共产党员来说,却不是什么压力,反而使他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可以在灿烂的阳光下,为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理想而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