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起源是因爲“飢餓”還是“炫富”?——大政之源(二)

四、農業起源簡述

距今一萬年,全球變暖,農業開始起源。世界有三大農業起源中心,中東人馴化了小麥、豌豆、羊;美洲人馴化了玉米、馬鈴薯;中國人則馴化了粟[sù](小米)、黍[shǔ](黃米)、稻(大米)和豬。現代人食物90%的熱量來源,仍然是這一輪農業革命所馴化的動植物。

中國的農業起源,分北方黃河流域的粟[sù]作農業和南方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

農業從萌芽到成熟經過了數千年的過程,到新石器時代中期(5000B.C.--3000B.C.),農業生產成爲主要的食物來源,農業成熟。

中國重要的農作物和家畜中,粟、黍、水稻、大豆、豬、狗、雞是本土馴化的,而小麥、大麥、羊、馬是引進的,黃牛和水牛的源頭尚不清楚。

本文主要論述與山西有關的粟[sù]作農業的情況。

五、下川遺址的磨盤、磨棒,農業的萌芽

舊石器時代晚期,山西沁水縣下川遺址(距今2.3—1.6萬年),出土了中國最早的磨盤和磨棒。

磨盤有三件,一件是粗砂岩質,已殘,原器應爲圓盤狀,周圍邊緣打製修整,器邊厚3.8釐米,中間由於多次旋轉式研磨,下凹成圓坑,厚2.5釐米。

磨盤和磨棒出現,表明人類開始加工植物類食物,農業就此萌芽。

六、柿子灘遺址的澱粉殘留物檢測,北方粟[sù]作農業的萌芽

柿子灘遺址位於山西吉縣,其s9地點出土了兩套石磨盤、磨棒,該地層距今約1.2萬年。

對碾磨器上的澱粉殘留物和使用痕跡分析顯示:人類已經加工多種植物類食物,主要是草本植物(黍[shǔ]亞科和早熟禾亞科)和櫟[lì]屬(橡子),以及少量的塊莖和豆科植物。

粟[sù]、黍[shǔ]的野生祖本在此時已經被狩獵採集者開發利用。

七、北方粟[sù]作農業的發展過程

粟[sù]的野生祖本是青狗尾草,黍[shǔ]的祖本尚不確定,粟、黍因爲耐旱耐寒的特性成爲北方起源的農作物。

農業起源研究的困難之一是野生種和馴化種的區別標準,馴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動植物的性狀是漸變的。

最早的粟、黍發現於北京門頭溝的東胡林遺址(9000B.C.—7000B.C.)和河北徐水南莊頭遺址(9500B.C.—9000B.C.),從9000B.C.,華北地區就開始了粟、黍的馴化。

此後在黃河流域多地發現有粟、黍的遺存,且穀粒的尺寸隨着時間不斷增大。新石器時代早期,粟、黍在食譜中只佔很小的比例,例如內蒙古的興隆窪遺址(6200B.C.—5500B.C.),粟、黍只佔浮選出的籽粒總量的15%。

到仰韶文化時期(5000B.C.—3000B.C.),粟、黍成爲黃河流域最主要的農作物。在陝西姜寨和史家(4900B.C.—4000B.C.)遺址中,佔到先民飲食的75%--85%。

晉南的新石器遺址中普遍有儲存糧食的窖穴,夏縣西陰遺址出土了炭化的粟和黍。

到龍山文化時期,對山西襄汾陶寺遺址(2300B.C.—1900B.C.)的研究表明:陶寺人的主食是粟、黍,會用剩飯餵豬、狗,粟的秸[jiē]稈、穀糠[kāng]加青草飼養黃牛,綿羊則是放養的。

八、農業起源的動因

人類馴化動植物背後的動因有兩種相持不下的理論。

一是從生態學視角,認爲農業起源於生態邊緣地區,惡劣的生態環境造成食物短缺,迫使人類尋找新的食物來源。

二是社會學的視角,認爲相鄰的社會羣體爲獲得地方控制權,會通過舉辦“誇富宴”的方式競爭。有目的地馴化動植物是追求個人聲望的行爲,而不是平民生存的需要。此理論提出:水稻最初是作爲奢侈品在中國被馴化的。

這兩種理論或許是可以融合的。考古資料證明:農業常常起源於資源豐富的地區,馴化的品種長期是人類飲食的一部分,發展過程中,這些馴化物種可能即用於日常主食,又是誇富性消費的奢侈品,馴化的動機既有生態學的又有社會學的。

九、結語

農業的產生在人類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人類由狩獵採集轉向農業生產,從遷徙走向定居,人口數量急劇上升,聚落規模擴大,社會複雜化,文明就此萌芽。

本週,山西博物院再度閉館,“大政之源”暫時看不了,只盼瘟君早去,清風再來,自由自在地看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