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课标,花开语文

      ——2022新课标研读心得

百花争艳好课堂,课程标准是导向;立德树人彰自信,培根铸魂提素养。

2022版新课标的落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作为语文教师要主动接受和研究课标的新变化,并付诸以真实务实的行动中,才能准确达成新课程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一、首先聚焦新课标中的“课程理念”,由原来的四条升格为五条。我感悟最深的关键词有这几个“学习任务群”“课程整合”“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等。

这些理念方向,就启示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发生重大变革。要由单篇的教学走向大单元整合,在具体真实的情景中设置任务群的驱动,让学生主动学习并训练和提升整合能力,重在思维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进而实现文化自信和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比如在教读九上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的时候,我就从单元主题“少年时代”入手,设计了主问题情景:“新时代,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少年”进行大单元教学。首先从习近平主席对青少年的寄语导课,然后设置了三个活动:①活动一。请你做导演,拍出四张图片,制作影片的宣传海报。这四张图片正好揭示小结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②活动二  结合文中人物的各种描写,拍摄人物短视频。(分析人物形象)(闰土,杨二嫂,菲利普夫妇、于勒、杜小康)。尤其是哪些特写细节,环境做衬托,道具要到位,形象要鲜明立体;③活动三  小组合作,采访电影导演,就电影的拍摄和电影制作的初衷,以及对新时代少年的寄语!走进小说看人物,走出小说做少年。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少年?

这节课,既创设情景走进小说,掌握了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又跳出小说,明确“新时代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少年”,指向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充分发挥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欲,注重了过程评价的多元和互动,构建了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提升了语文学习能力。

二、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是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三、聚焦语文课程的四条教学建议。

语文教师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的要求来创造性的开展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①是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②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③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④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语文课,课前备课备什么?不妨从这几个角度切入:

1看课程标准(学段目标),重视学科素养;2.看单元目标(大单元),确定教学内容;3看课后习题(任务驱动),指向情境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注意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注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文字运用。

当然,比如某天,晚霞满天,煞是好看,就让学生集体赏景,借用手机拍照,后吟诗抒怀发朋友圈。通过“帮古人发朋友圈”这样有趣的活动,可以灵活运用于古诗文的大单元教学,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累化用古诗词的能力,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同时也实现了大语文教学,提升了师生的文化自信。

近段也一直在训练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整本书阅读和古诗文整合复习。这种方式改变了单一的死记硬背,让学生由学生角色转换为出题人角色,让学生成为主导,既增加了阅读和复习的趣味性,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探究和思维能力。

以课标为基,用活动驱动,在情景中学,在实践中悟。做学习和探索型老师,才能培养学习和探索型学生,才能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以文化人与时俱进,拓宽课堂务实创新。面朝课标立德树人,花开语文培根铸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