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日记 四十五(续)

    2022年11月23日

    第二节课

    讲解王跃文的散文作品《造得花香》

  作者简介

    王跃文(1962-  )湖南省溆浦县人。1984年毕业于怀化师专(今 怀化学院)中文系,随即在溆浦县政府办公室工作,1992年调入怀化行署(今怀化市)办公室工作,1994年调入湖南省政府研究室工作,2003年调入湖南省作家协会工作。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国画》《梅次故事》《亡魂鸟》《苍黄》《朝夕之间》《爱历元年》《大清相国》,小说集《漫水》《无雪之冬》散文集《幽默的代价》《无违》,访谈录《王跃文文学回忆录》等。1997年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长篇小说《苍黄》2012年获湖南省首届文学艺术奖;中篇小说《漫水》2014年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大清相国》2017年获湖南省首届文化创新奖。2016年被中宣部授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关于《造得花香》

    有人说散文主要写真实的东西,其实不然,散文也是文学作品,也是可以虚构的。王跃文是小说家,他的散文就有虚构的故事。

    他写《造得花香》一开篇就直接写老家溆浦的环境,细节描写很有画面感,房子、堂屋,以及老家所在的地里位置让读者一目了然。

    文章采用同样的方法,通过对老家种茶、喝茶和怎么酿酒及家乡的人们喜欢喝酒、怎么喝酒,让读者一下就明白了他老家的主要特点和民俗习惯。

    文中关于摘了荆藤花,就会打烂碗的故事很有趣,给这篇散文增添了一些很好的佐料。

    用金英子酿酒,而且这种酒很香很好喝,这个细节表述了溆浦人酿酒独有的特色,对孩子们偷酒喝、偷甘蔗糖吃、在糖屋打仗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孩子们的童趣。

    作者用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去感受自己的人生。这是他写文章的方法中很重要的成分。

    写到关键的时候,作者来一个逆转,如“蒸酒的师傅看出我们的心思,用酒提子舀出酒来,笑道:来啊,醉得你摸门不着!小孩子们一哄而散,就像晒谷坪边被赶飞的小鸡,想再回去偷谷子吃,又害怕主人手里的竹竿。过一会儿,孩子们又围到蒸酒师傅跟前去了。”这个比喻使文章显得特别生动。

    “男人们的甘蔗酒喝得脸红了,来年的好日子就全拥到眼前来了。’明年要新添两封屋!明年儿子要把媳妇收了!’平日男人喝了酒吹牛,婆娘会讲他喝了马尿话就大了,吃年饭时婆娘会笑咪咪地任他讲去,还会陪说许多吉祥的话。”

    这种对场景的描绘,这是王耀文能信手拈来,很有特点的典型。这些场景他都写得特别生动。

    这些细节放在什么地方,民俗的特点放在什么地方,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都应该借鉴,我们都要好好的去想一想。

    在讲述竹叶青酒的描述中,作者用典型的山里人对话的方式,体现了山里人又要讲理,又要藏着自己的心机及知穷不认穷的特点。整个对话都特别生动,特别有意思。

    作者文章的结尾包含着深深的情义:

    大半夜,客人们走了,茶堂屋冷清下来。爹酡红着脸,望着两个空酒瓶,跟娘说:“竹叶青,你也该喝一杯的。”

    娘没喝酒,脸也是红扑扑的,笑眯眯地说:“我喝一杯,客人就少一杯了。”

    这段对话,道出了爹和娘的善良,文章从头到尾提到娘的地方,只有结尾娘的一句话,十一个字,把娘善良和贤惠的形象都表达出来了。

    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主题:这就是“造得花香”,造的就是这种家风和民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