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萬箭穿心》悟舌燦蓮花

《萬箭穿心》影片以李寶莉和馬學武喬遷新居從舊家搬到新家開始,李寶莉口無遮攔地叫嚷,不是嫌工人搬不好就是嫌丈夫不與她統一戰線;結束也以搬家來收尾。李寶莉被兒子小寶嫌棄自己挑着行李默默地搬走了。

劇中李寶莉的閨蜜說是這新居惹的禍,因到處是路,猶如萬箭穿心。

李寶莉則不信邪,她覺得是萬丈光芒。然看到最後我們發現滿身疲憊的李寶莉真的萬箭穿心了。

本來一手好牌怎麼就打爛了呢?

還得從李寶莉的認知和性格說起。李寶莉城裏姑娘,有一種城裏人比鄉下人優越的思想作祟。丈夫馬學武鄉下人,李寶莉總是覺得自己高出一頭,頤指氣使。這作派連兒子小寶都知道站在父親一邊,同情父親、支持父親。

初入新居,常人都會圖個吉利,能和和美美、順順利利是最大的願望。而李寶莉斤斤計較,市儈小氣,刻薄惡毒。讓處在搬家中的家人和搬運工都極其難受。

她自己倒毫無感覺,完全沒有理會其他人無法釋懷的煎熬。

如果說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一地雞毛的確隨處可見。李寶莉還真感恩了自己的好日子是託丈夫馬學武的福,可她習慣了固定的優越性思維,完全沒有因爲住處搬遷,思路也更新一下。

丈夫日益冷落她,生她的氣,她也不主動承認錯誤,即刻糾錯,覺得一切正常。當丈夫告知要離婚了,她也沒從自身找原因,而是覺得馬學武有問題,於是盯梢,報警,毀丈夫聲譽。

飽受蹂躪的軟弱丈夫得知要下崗,留下遺書跳橋自殺。李寶莉居然連哭都覺得不必。

她骨子裏的冷漠超乎尋常了。她也完全沒想到一家人是靠真情維繫的。與丈夫相處的結果是失去丈夫。

與家婆和兒子相處呢?家婆第一次進家門就被氣得要回家。兒子要向她索要爸爸。“你還我爸爸”——童言無忌,孩子眼裏心裏明鏡似的。

李寶莉在丈夫死後,含辛茹苦,肩挑手擡,搶着幹活,勤力要強,她一定要讓家婆和兒子過得好好的。可家庭和睦、幸福歡樂的氣氛是她不在家的時候。

兒子高考,她本來在家要好好照顧兒子的。 家婆勸她像平常一樣。然而家婆病了需要她的時候,兒子發現她在一個大家避之不及的刑滿釋放人員建建那裏。本來就嫌惡母親的兒子高考前一天還發現自己母親的這些劣跡。小寶與建建吵架了,李寶莉把建建打傷匆匆護衛着兒子離去。

家有考生的父母大多都知道高考對於孩子,對於家庭意味着什麼。李寶莉文化低還不把人當回事的個性,在家庭大大小小的事務中都可見端倪。

真應了一句沒文化真可怕。可她更可怕的是她一直過着自以爲是的日子。

她稍微清楚自以爲是多可笑是建建敲醒她的。“你不要給我錢了,你不是陪我睡了麼?”

一物降一物。這麼一個眼裏只顧自己的女人也有被人捏住軟肋的時候。

小寶高考不負衆望,李寶莉本可以開開心心 然萬萬沒想到兒子要永遠不認她。

兒子嫌棄她只會說“作業做了沒有”好像兒子只是一個寫作業的機器。她以爲兒子會對她感恩戴德的,可她一切都算錯了。

李寶莉也氣不過教育了小寶,說了一番從律師那轉述的話語。然小寶把她報警的事說出來之後,讓她償還自己應有的父愛。她無法面對這一切了。

從李寶莉悲劇人生我們不難領悟:好的相處關係從一言一語開始。

夫妻之間彼此尊重,留有餘地,給足對方應有的禮貌,不涉足對方的私密空間。夫妻各自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也有各自獨立的各種身份,彼此間不讓對方受到壓抑是最好的。

人到中年更要彼此珍惜一份來之不易的緣。

古人提倡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如今生活節奏太快且外邊壓力山大,彼此舒緩節奏,緩解壓力。說說對方能開心的話題,多問候問候對方有什麼難解的心結,單位裏一天還好吧,彼此多點傾訴。

對待老人需孝敬,對待孩子需用心,用智慧守住家庭。僅只錢是難以維繫最佳關係的,錢也不能說話呀。比如辛苦了一天回到家喫飯時可以給家婆夾個菜,說說感激的話。在孩子面前也是一個榜樣啊。

人心都是肉長的,誰能不知冷暖呢。關鍵是如果真做錯了什麼,及時認錯,力挽狂瀾,家裏人會理解會善待的。

希望每個家庭都喜獲萬丈光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