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爸媽做蕎麥包子


先前隔着屏幕向爸媽彙報我精進修煉的廚藝,這一回到家,爸媽已準備好金*魚的蕎麥粉,2斤前腿土豬肉,香菇等食材。

我真害怕自己做砸了。

畢竟是初學不久,做過了七八次而已。況且廣州天氣暖和很多,面發得快,在自己小家裏每樣工具都很順手。

果然爸媽這沒有膠墊,也沒有切面刀,也沒有摁面髻的壓盒……

徒手?行麼?

我只好小心謹慎,每一步都三思而行。

調發酵粉,水溫,38℃,微熱爲宜。邊調邊用筷子攪拌麪粉,直到絮狀。但天氣乾冷,我又試着撒一丁點微熱的水,不斷溼潤麪糰,直到可以揉成光滑麪糰爲止。

我一句多話都不敢說,一個勁揉麪。揉好從大臉盆換成大碗,用薄膜紙蓋了三層。

媽媽八十多歲了,性子急着呢。問,是否要到熱水裏捂着麪糰。我害怕熱水溫度不確定,讓酵母燒過頭,活性不活了。

希望媽咪能耐心等候。到外面採購了一些年貨後回來,打開薄膜,面發上來了。黑乎乎地,漲得很高。

趕緊收拾飯桌,還用薄膜,空出揉麪區。把發好的面排氣,揉成長條,看似輕鬆,揉着揉着已褪掉一件棉衣,一件背心,一頂帽子……

用切水果的刀切面髻,兩娃也來助力,當我的面髻壓盒。然天乾物燥,他們摁好的很快就邊沿乾裂了。

我趕緊包好餡料,因爲D非要幫忙放置到蒸鍋,且直接放置,我讓他在蒸屜上隔點菜葉,他就是聽不進。說蒸屜光滑,不會粘連。只有理論推演,沒有實踐經驗。我只好等結果讓他信服。

但一想到我的所有付出即將贏來不可避免的瑕疵,心略有悸痛。

上汽後30分鐘,關小火再5分鐘。出鍋。熱騰騰的蕎麪包子爸媽有先嚐嘗再說的意思。

母親說,面怎麼還是有點硬呢?怎麼和她自己做失敗的那玩意沒啥區別,然後又笑着說我說笑的,味道不錯。

考慮蕎麪糖分不高,很適宜爸媽實用。大家還是挺稀罕這蒸成功的蕎麥包子的。

看着大家品嚐包子的開心樣,我心裏美滋滋的了,那“粘連”的不適感也忽略不計了。

小年夜的一大家子因爲蕎麥包子多了一個舌尖上的話題。

付出之後內心有說不出的愉悅和被需要的自信。

一個從不下廚的我在家裏得到了廚藝的展示,譜寫了新年的廚房新篇章。

一輩子很短,學習永遠正當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