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比赛中的“撞墙”是指什么?

马拉松比赛中,经常会听到一些资深跑者谈及一些运动专业术语,比如“撞墙”。那么,“撞墙”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所谓的“撞墙”就是“撞墙期”的一种正常的生理怠倦状态。而“撞墙期”,通常出现在30到35公里这个跑步距离区间。跑者们体内碳水化合物分解的糖原消耗完后,必须依靠体内脂肪代谢来提供能量。而脂肪分解提供能量的效率很难满足运动活动所需的能量需求,或者说如果能量来源从糖转化到脂肪衔接的不顺利时,就会有一段没力的时期。

这时身体会认为这样的运动程度已经到达自我设定、无法继续负荷的极限,于是便出现了肢体乏力,呼吸困难,情绪厌倦等症状。不过,跑者们如果在这一期间依靠意志坚持下去,就能较快的适应这个运动极点反应,从而进入一个相对轻松的正常的运动状态。

撞墙期,对于第一次长距离跑步的人来说是很常见的。肚子疼痛、呼吸困难、肌肉僵硬等征兆相继出现,让人觉得异常疲累,甚至喘不过气来。

对于经常跑步的大神级跑者来说,撞墙期也会有,不过不是那么明显,或者说对于资深跑者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他们在遭遇“撞墙期”后,通常会稍稍放慢配速,让身体适应跑步的节奏,从而跑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