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對家人冷漠,是誰之過?

今天和我媽聊天,聊起我侄子的情況。

她有些失落,又有些無奈:“不知道他哦,打電話給他也不接,發信息也不回。問他爸,說不回來先,等過年纔回來。”

我侄子就是我媽的親孫子,今年高中畢業,不肯上學,外出工作了,家裏沒有辦法,只能由着他了。

他工作的地方,並不遠,離家也就大概40分鐘的車程吧!但是,他似乎不想回家。可是,家裏人卻挺擔心他,總想他回家來看看,聊聊天,瞭解下他的情況。

我說,“他怎麼能這樣呢?”

雖說隔代沒那麼親,但是,他是我爸媽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小時候,是個開朗樂面的小男孩,還記得,我沒有結婚那會,他喜歡纏着我,連他媽媽都不要。印象特別深刻是有一次,就是我結婚前夕,我要回男友家裏住,他一直跟着抱着我不放我走。

不得已,我只好把他帶着一起走了。只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睡覺時,他不肯了,才只好又把他送回家。還好離家並不太遠。

曾經那麼可愛的小男孩,現在見到我最多也就喊一句“姑姑”了事。

在他高考後,不準備讀書時,我想着我哥太嚴厲,一說會吵起來,我嫂子又是任由他。所以,我特意找到他,想跟他聊聊,讓他繼續讀書,哪怕是個很普通的大學也好,好過現在那麼小就出來工作。

那時正值暑假,天氣很熱,他房間的空調開得很低。他正蒙着棉被,俯臥在牀上,雙方拿着遊戲機,在不斷地按着,眼睛盯着屏幕。我進來,他連眼都沒有擡,繼續他的遊戲。我在旁邊坐了好一會,他依然在專注於他的遊戲,我忽然就很失望了,也明白他並不想和我談。

也許,我們大人平時和孩子聊得少,直到不可挽回了,纔想着補救,根本就是於是無補的。

所以,我只好默默地離開了,一句話都沒有說。

現在,他終於按自己的意願去工作了。沒有接受家裏的安排。家裏也默認了他的選擇,他已經是個成年人了,總該學着成長,只有經歷了磨難,也許,纔會明白我們的良苦用心吧!

可是,我沒有想到,他怎麼會變成這樣了?

爺爺奶奶是他的長輩,還是一手帶大他的人。照理說,應該與爺爺奶奶很親纔對啊!

我媽嘆氣:“唉!我到了這個年紀,管不了,也不想管了。”

我媽還說,他們兄妹倆回來,連聽一聲爺爺奶奶都不喊,一回到家就上樓了,只有飯點纔會下樓來喫個飯,飯碗一放,就上樓回房間了。就像婦人做月子差不多。

一般來說,很久不回家,看到爺爺奶奶應該很興奮的,會坐下來,一起幫忙下廚打下來,一邊和家人聊外面的見聞,或者聽爺爺奶奶講家裏長短的。我們曾經就是這樣過來的。

可是,現在的孩子長大了,已經和家人都沒有話說了,該是多少的悲哀呀!

而我爸媽,已經那麼老了,辛苦付出了一輩子,最後連丁點的天倫之樂都享受不到。

我媽最後還嘆氣道:“唉!隔代不親啊!”

我有些辛酸,我作爲女兒,還是常回去看看吧,不要指望侄子侄女了。

只是由侄子的事,我又想到了我自己的孩子們,他們現在還小,都還非常依賴我,有什麼事都和我說,我甚至會覺得他們有點煩。現在的他們是如何的可愛。可是,他們也會長大,他們長大後會不會也像侄子他們那樣呢?

如果真的那樣的話,我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

也許,我從現在開始,就不能只一味地對他們好,除了教他們認真學習之後,還得教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如此,他們長大後,也許就不會像他們的表哥那樣薄涼了。當然也許侄子並不是薄涼,只是他覺得這樣是正常的。

沒有人教他要怎麼和家人相處。

因爲,好像他們五、六年級開就已經每天在房間和手機爲伴了。手機成了他們唯一的樂趣。這也許是家長們的錯吧!

但願,我的孩子們無論長多大,依然和我有說不完的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