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鹿耳四足甗[yǎn]、伏鳥雙尾虎——中國古代青銅器名品集錄(十二)

8、立鹿耳四足青銅甗[yǎn]

商後期  江西新幹大洋洲商墓出土

現藏:江西博物館

高105釐米,重78.5公斤,這是我國最大最重的甗[yǎn],稱“中華甗[yǎn]王”。耳上立雄性幼鹿,回眸相顧,腹飾獸面紋四組。

甗[yǎn]是古代的蒸鍋,這個甗沒有篦[bì],但甑[zèng]和鬲[lì]連接處鑄有鏤孔篦[bì]託一圈。

新幹大洋洲商墓 位於江西贛[gàn]江流域的新幹縣,1989年出土,隨葬品達到1900餘件,青銅器有480餘件,出土了許多風格獨特,富有地方區域特徵的銅器,還有大量精美的玉器。

通過對青銅器的形制紋飾、陶器的分析,此墓年代大致相當於商晚期殷墟婦好墓的年代,即商王武丁時期,c14測年爲1160B.C.,與推論吻合。屬於江西的吳城文化第二期。

銅禮器的器型爲中原形制,添加了地方性的紋飾,如器耳上立有虎、鳥、鹿的動物形象,又以虎最多,再如“燕尾”狀的索紋,樂器、兵器和青銅農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證明是本地鑄造的。

有些銅器呈現與鄭州二里崗時期相似的特徵,如帶狀的乳釘紋,但並不能證明是商早期所鑄。判斷遺址的年代,應該以諸多器物的各種因素中年代最晚的爲依據,這個原則對單件銅器也適用。

吳城文化可能是商代的方國之一,族屬是古越民族中的一支——揚越人,墓主人是其王族。商文化南下到此地,或許是爲了瑞昌銅嶺銅礦的銅。

下面再介紹數件墓中出土的青銅瑰寶。

臥虎大方鼎 通高97釐米,重49千克。耳上各臥一虎,飾獸面紋和乳釘紋,圓柱足中空,足上部浮雕羊角獸面。

虎足銅鼎  通高44.5釐米,鼎足和耳上的虎,表現了獨特的虎崇拜。

獸面紋提樑方腹青銅卣[yǒu] 高27.8釐米,方腹中央有“十”字形長方管道,互相通連,雙層底,外底有十字鏤孔,是巧奪天天的設計,大概即可以用炭火在底下加熱,又方便浸入沸水中燙酒。

瓚[zàn] 通高16.5釐米,少見的酒器,形似帶把的觚。

獸面紋銅鎛[bó] 通高31.6釐米,主體爲浮雕牛角獸面紋,四周環飾燕尾紋。

大鐃[náo] 出土了三件,是南方特色的樂器。大洋洲商墓的鎛和大鐃,是考古發現最早的鎛和鐃,爲中國樂器史提供了實證。

9、雲雷紋大銅鉞[yuè]

商後期  江西新幹大洋洲商墓出土

現藏:江西博物館

這是我國商代最重的一件鉞,通高36.5釐米,重11.4千克。鉞的中部有長方形鏤孔,像一張嘴,上6下5顆利齒,鏤孔周邊有一圈燕尾紋,是具有地方區域特徵的紋飾。鉞的周邊裝飾雲雷紋,紋中有鑲嵌的紅銅,是錯金銀工藝最早的青銅器之一。

大鉞[yuè]既是兵器,也是刑具,是王權的象徵。

大型鉞出了兩件,形制類似,另一件多了兩顆牙,通高35.2釐米,重6千克。

蟬紋大刀裝飾有帶狀蟬紋,通長67.9釐米,重1.69千克。

勾戟 罕見,是直援戈與長條形刀的複合兵器。

伏鳥雙尾青銅虎 通長53.5釐米,重6.2千克,形似虎尊,腹底空,背上立小鳥,虎是新幹大洋洲最常見的裝飾題材。

雙面人頭形神器  通高53釐米,頭頂有圓管,器下有方銎[qióng],不知何用。

犁鏵[huá] 肩寬13.7釐米,是不是犁有爭議。

耜[sì]  肩寬14.4釐米,銎口截面呈鈍角三角形,近口正中有圓形穿孔,翻土用的農具。

中國古代青銅一般用來造禮器和兵器,極少見到農具,大洋洲商墓則罕見地出土了多種我國年代最早的青銅農具,可能是用於農業典禮,也或許在南方曾較多地使用青銅農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