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持家过日子

  对于“勤俭持家”这四个字,我深有体会。这还得从我爸妈说起。

  我爸妈刚结婚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那一年,正好是1980年。贫困程度,在我们村也是能排上号的。

  因为我爸妈都没有上过学,所以也不认字只能吃苦。我妈在家种地,我爸去火车站当装卸工。在一次装卸货物的过程,因为操作失误导致货物跌落把腿给砸折了。因为这次事故,工作也丢了。那一年,正好是1989年。

  工作没了得想法挣钱,于是学了一门炸油条的手艺。油条在家里炸好,用自行车拖着,走街串巷去卖。那个时候,在农村干这个行当的人不多,油条也算稀罕东西,买卖虽小养活一家人的吃喝不成问题。炸油条这活是个辛苦活,当晚把炸油条的面和好,然后醒面。第二天早上四点开始炸,6点出门卖。因为出门晚了,别人吃过早饭也就不买你的了。

  除了卖油条,我家还养了十几头猪,承包了五六亩地。我爸出去卖油条的时候,我妈就去地里去忙活。那个时候了没什么机械化,多是人力,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尽快摆脱贫困,我爸妈基本变成了干活的机器。在我的印象里,他们就没有闲着的时候。除非下大雨出不去,或者过年那几天。我爸早上卖油条,上午就去给别人家的猪圈出粪。出一圈粪给5块钱,一天也能挣10块。这是个体力活,一圈粪最少也得2000斤,就拿粪叉一叉一叉地弄出来。夏天干这活,脏、味道难闻不说,光是这蚊虫叮咬你就受不了。冬天干这活,粪都冻成一块,还得用大斧一点点劈开。

  我妈特别会过日子,能把钱花到刀刃上,也能把农活布置的开。另外,我妈干活也是一把好手,能吃苦干活快。所以,我们家的绝大多数农活是我妈一人干的。

  彻底脱贫是1995年,不仅翻盖了房子也没有外债,而且家里还有剩余。村里人,包括亲戚对我们家也是刮目相看。原先因为穷,没人看得起我们。

  就这样持续干了27年,直到我有了娃。因为孩子需要照看,我爸妈才放下手里的活跟着我们进了城。那一年是2016年。

  这27年间,我爸妈把我和我妹妹供成了大学生。农村人供两出大学生不容易,但是他们不仅供出来了,也没有因为这个向别人借过一次钱,借过一分钱。我买房是家里给出的首付,我结婚也是家里给出的钱。去年换房,爸妈又拿出了一部分钱来帮助我。别看我是个大学生,跟我爸比起来啥也不是。论吃苦,我不行;论耐性,我不行;论节俭,我不行;论过日子,我也不行。

  他们能挣钱,更能省钱,几乎到了抠的地步。我爸经常在外面干活却极少在外面吃饭,因为嫌花钱。哪怕五块钱一碗的面都舍不得买,宁可饿着肚子干活。过年的衣服也多在过年或走亲戚的时候穿,平时总是穿那几件耐磨的衣服,直到不能穿为止。一年花在自己身上的钱,超不过100元。我妈是个贤内助,家里钱都在她手里放着。我妈也是特别节俭,很少买新衣服。在饮食方面鸡蛋、肉、水果,也只有在重大节日或亲戚来的时候才有。在我的印象里,鸡蛋是用来卖的,不是用来吃的。她总是喜欢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能不花钱不花钱,能凑合就先凑合。我们吃饭就特别凑合,从来没说吃饭弄几个花样,只要能吃饱就行。主要是他们忙,没时间弄,也嫌花钱。

  我爸妈从一贫如洗到摆脱贫困再到衣食无忧,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可别忘了,他们没有文化,只是通过出卖自己苦力得来的。这期间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很难用文字来描述。

  勤俭持家,绝对是摆脱贫困的利器!当然,想发家致富仅靠勤俭持家还是不够的,但是解决一家人的温饱没有问题!

  我也要向我爸妈学习。我的起点和爸妈相比要好很多,所以我必须努力,希望能更上一层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