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天道》

一次節目中,華少問周冬雨:“你姥爺80多歲去世時,你是什麼心情?”

沒想到周冬雨眼睛笑成月牙兒:“我當時非常高興,覺得姥爺終於去了,一滴淚都沒有流……”

娛樂圈裏,總是有很多主持人能問出讓人尷尬的話題。

比如魯豫,很多明星在她的採訪中只能保持不失禮貌的微笑。

比如華少,成名之後他的採訪似乎就開始走偏,採訪張家輝時,他不停看自己手上的手錶,張家輝都嘲諷“你是大款”。

有一次,在節目中,華少對着周冬雨,就提出了一個寒尷尬的問題:“你姥爺去世的時候80多歲了,當時你是什麼心情?”

更讓人喫驚的是,周冬雨竟然笑着回答:“我當時非常高興……”

當時不僅華少,觀衆們也很喫驚,但周冬雨接着就做了解釋:

姥爺臥牀10多年,一直被痛苦折磨,他喫不進東西,喝水也只能靠一根細線往嘴裏滴。

這樣的生活,真的沒有尊嚴而且痛苦。

後來,姥爺去世,家裏人都很開心,大家認爲:“姥爺終於解脫了”,於是大家給他辦了盛大的“喜喪”。

面對親人遭受病痛折磨且不可挽救時,我們該怎麼做呢?

當年賈靜雯的父親得了重病,躺在牀上異常痛苦,親人們也很煎熬,後來賈靜雯親手拔掉了父親的氧氣管,讓父親有尊嚴地離開。

很久以後在採訪中,賈靜雯表示自己並不後悔:

“我不後悔這個決定!全家人都不再痛苦,只有我有勇氣去做這件事,並承擔痛苦。”

與之相反,當年央視主持人朱迅的父親病重,他躺在醫院裏倍受折磨,最後他要求回家,但女兒不忍心拔掉他賴以生存的氧氣管。

不久老人家在痛苦中離開。

在採訪中,朱迅痛哭流涕,她說:“那時候我要知道他要走了,我就拔了。”

遺憾的是,這世上從來沒有後悔藥。

看到這些女星遭受過的艱難抉擇,我們似乎一下子就能明白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要爲自己父親“拔管子”。

丁元英應到父親中風,他趕到醫院,在聽到醫生表示“就過來也是植物人”的論斷時,他問了一句:“我怎麼能讓我父親死?”

這樣的話,真像周冬雨說的那一句“那一天我很高興”,分外刺耳,大逆不道。

但是,後來我們才知道,丁元英才是最瞭解自己父親的人,他看到老人躺在牀上流淚,就握住父親的手:“我知道該怎麼做。”

要強了一輩子的父親,自然不想在牀上變成植物人,毫無尊嚴的活着。

所以丁元英才說出“搶救過來之後,確定是植物人,我就去拔管子”。

與丁元英相反的是,他的大哥——一個傳統的“孝子”,他認爲:砸鍋賣鐵也要給咱爹治病,我不能讓別人說自己不孝。

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認識,但丁元英說了一句:“如果我孝順的名聲使用我父親的尊嚴換來的,那我真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東西了。”

振聾發聵。

只是一個認知的轉變,就讓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在《天道》裏,這種不同認知的碰撞到處都是:

比如,女主角芮小丹將丁元英帶回家裏,“果體表白”,美女在前,哪有男人能扛得住?

但丁元英拒絕了。

比如,丁元英用一招“殺富濟貧”,帶領王廟村脫貧致富,一下將“格律詩”音響打出了名聲。

但這其中的操作手法其實顯示了人性了晦澀。

所以在五臺山時,老和尚問:施主已經勝券在握,爲何還要來問道?

其實丁元英問的,並不是一個商業問題,而是更高的哲學問題。

《天道》改編自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只有高中學歷的傳奇女作家豆豆只寫過三本小說:《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

這套書,可以放在牀頭,臨睡前翻幾頁,無論讀過幾遍,還是會常看常新:

無論你是在職場打拼,還是在商場鏖戰,或是仍在讀書,這本書都值得一讀。

有的人從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與卑劣,有的人從中學到了處世智慧,有的人從中學會了商業運作法則。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套書,因爲它能改變你的認知,當你讀進去,就會發現一個梗廣闊的世界。

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擊“看一看”瞭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