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为沙僧说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吴承恩写下《西游记》可能也想不到,有多少管理者,从管理的角度分析,说要把沙僧辞退。

沙僧也不想明白,一年又一年,挑着担子,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陪着师傅去西天取经,可为什么这么多少人看不到自己的功劳,还要想办法将他淘汰。

放在这个时代,以创新能力为王的时代,本分,踏实,成为了一种错误。

这只能说明所有人,都站在了资本,公司,企业的角度,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一个员工能够创造多少价值,就决定了他活下去的能力。

一个单位以利益为目标,没有错。

可是这个员工错了吗?

西游记的目标是什么,四个徒弟陪着唐僧去西天取经。

沙僧的目标是什么,陪着师傅去取经,最终取得了真经。

沙僧的目标和团队的目标完全一致,一个踏实,本分,有什么错呢。

而许多管理者,想辞退沙僧,有错吗?

没有错。

错在哪里,错在不同的时代。

以我浅薄的认识,来谈一谈想辞退他的两类公司,一种是创业公司,创业初期,公司需要扛大旗,顶大事的人,多一个员工的工资,就可能无法让这种企业生存下去。

第二种是公司稳步在发展,对于踏实本分的员工已经饱和,他需要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帮他们公司开疆扩土。

这样的企业,当然无法接受这样的员工,公司一直在思考想要什么样的员工,可是没有知道员工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沙僧明明在流沙河生活的很美好,为什么要陪着唐僧出去吃苦呢。

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平白无故选择去吃苦,吃苦的背后,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山月记》里谈到悟净出世,在流沙河有一万三千个妖怪,沙僧作为其中一员,却是最坐立不安的一个,因为吃掉了9个僧侣,经常梦到九个骷髅头围在自己的脖子上。

其他妖怪都可以心安理得,但只有他,总是在寻找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甚至不论遇到什么,看到什么,他总是想要找到为什么的原因。

经过长期的折磨,他决定不管多么地艰难,也不管如何被人嘲笑,他也要遍访这河里所有的贤者,所有的名医,所有的占卜师,要向他们诚心请教,找到属于自己满意的答案。

于是他去拜访了最最有名的幻术大家黑卵道人,又去见了老虾精沙虹隐士、一睡就睡50天的坐忘先生、贪吃和强悍的鲇鱼精、蒲衣子、斑衣鳜婆,花了5年时间,同一个症状,不同的“医生”开出了不同的处方。

他并没有因为不同的意见变的聪明,反倒变成了一个轻飘飘不知是什么的玩意。原来当所有不同的观点拼凑在一起,他已经失去了自己,更加迷茫无知了。

在开悟的路上,他越走越远。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他发现见识了这么多人,虽并没有觉得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但心态上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曾经,他是赌一把的心态,他害怕自己出走半生,归来仍然陷入无休止泥泞不堪的漩涡里。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内心有一种卑劣的功利主义倾向。

他害怕千辛万苦之后,没有获得拯救,白忙活一场。

这种心态跟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很像,就比如我,我害怕写作几年之后,没有一点收获,害怕阅读那么多书,毫无用处,害怕运动半年之后,仍然练不出马甲线等等。

对于一件事还没有开始之前,自我内心已经设置了许多屏障,也恰恰这一点,导致了沙僧患得患失的心态。

直到有一天,沙僧在睡梦中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是手持锡杖、相貌奇特的托塔天王的二太子,另外一个是二太子师傅南海观世音菩萨,过来点化他。

南海观世音菩萨说:“这个世界,整体看来似乎毫无意义,但作用于具体之细节,就有了无限的意义。沙僧啊,你首先要将自己排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然后投身于适当的作为。

随后南海观世音菩萨又说,“今年秋天,有三个自东往西而去的僧人,将来此地横渡流沙河。沙僧啊,你也跟着玄奘前去西天吧,这就是你适当的位置,这就是你适当的作为。”

由此可见,沙僧选择跟唐僧去取经,其实也是带着自己的目的,他花了五年想不通的问题,跟着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的真身,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找寻到了自己苦思冥想想要获得的答案。

沙僧的目标是探寻生命里种种的为什么,自己的小目标,与团队的大目标取经融合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就如普通的我们,选择一家公司,一个团队,决定踏入单位的大门时,都可能带着自己的某种目标,获得经验,获得高回报,获得晋升,获得成就感等等,带着自己的小目标,尽最大的努力与公司想要盈利这个目标融合在一起。

但公司未必看得到,他们有他们的考虑,可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可能没有实现绩效考核,可能没有做好账面管理等等,想要打压,抑或辞退踏实,本分,有目标的你。

但想要告诉你,不要否定自己的价值,不要去攻击自己,带着自己的目标,沿着自己的方向,走好自己的路,就可以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