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寫給兒子的最後一首詩,只有28個字,卻說透了每個人的人生

千百年前,孔子站在江水邊,感嘆一句: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這就像一個魔咒,後世的很多聲名卓著的文人,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刻,大都是在水邊。

李白,這個天縱奇才,生命的終結,是在當塗的水邊,那一晚,他喝醉了酒,或許是水中的月亮太美,他跌落水中,騎鯨而去。

杜甫,千古詩聖,他生命的終結,是在湘江中的一葉小舟,他的一生動盪不安,直到最後的時刻,還是靜靜躺在舟中,任憑江水激盪。

到了蘇東坡,同樣是如此。

當年,年過花甲的蘇軾被貶謫到海南儋州,本以爲自己會在這座孤島上了此殘生,沒想到,年邁的蘇軾接到了調令,他可以回去了。

只是,乘船行到常州,蘇軾的生命之燭已經在這一生的風雨中搖曳着微弱的光。

他讓人給弟弟蘇轍捎信,希望讓弟弟來給自己寫墓誌銘:這一世,我們兄弟情深,但也只能緣盡於此,如若有來生,我還做你的哥哥。

安排好後事,蘇軾給兒子寫下了最後一首詩——《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首詩,只有28個字,用字通俗易懂,但卻寫盡了每個人的人生。

廬山煙雨浙江潮,這是生命裏讓人嚮往的奇觀,如果沒有親自體驗,總會覺得遺憾,但如果切身經歷過了,回過頭來才發現:不過如此。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心心念念嚮往着的,才讓人憧憬。

在這首詩裏,蘇軾在說什麼?生命是一個圓環嗎?走到最後,還是回到了最初開始的地方?

其實不是,睿智豁達的蘇軾一定明白,生命裏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但經歷纔是最質樸的意義。

就像0和10,它們的結尾是一樣的,但從0走到10,我們卻已經前進了一步。

生命,就是在一步一步前行。我們要在自己有涯的生命之中,去經歷,去體驗,去感受,去止息。

只有經歷過,纔不枉這一生。

在這裏,給大家介紹長沙愛尚自由行推出的“純玩三亞5天4晚品質結伴遊”活動。三亞,一個有着陽光、沙灘的地方,海水湧上來,如此鮮活,5天4晚的旅行,讓你在輕鬆舒適中游覽美景。

經歷,纔會讓生命變得豐滿和充實,如果可能,勇敢去經歷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