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杂想

  因为疫情,学校11月28日放假了。这之前几天她所住小区就已经封控了。所以她处于两难境地。如果留在单位不回家,困难是单位的同事多数都回家了,楼上几乎没人了,而且住地太冷,没有网络,一旦需要上网课的时候就很困难;如果回家,进入小区就出不来了,必须等到封控解除才能自由出入。考虑再三,同时征求其他人的参考意见,最后她决定备足充分的食粮蔬菜,回家接受封控。因为寒冬腊月里只有家是最温暖的港湾。

  因为小区处于封控状态,只进不出,所以她必须等着他回来才能一块回去。不然的话一个人封在里面,一个人封在外边,生活会非常不方便。所以她就联系他,等着他,从上午一直等到天黑了,他还没回来。再给他打电话,他又说让她去单位接他。无可奈何之下,她战战兢兢开车去他单位接来了他然后一块回家(因为她开车不老练)。

  当天晚上十一点多他单位的领导给他打来电话,不知说了什么。后来领导又把电话打给她,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咋把俺哥给我扭走了?”

  她答:“啥意思?这不是下班时间吗?不该回家?”

  领导说:“该回家,该回家,明天你就叫我哥在家好好服务你吧”

  她很无语,也很纳闷,不知道到底啥意思???

  第二天(11月29日)上午,领导又给他打来电话,不知说了什么,只听到接电话的他说:“小区封控着,出不去”

  第三天(11月30日)上午,又有人打来电话,不知说了什么,只听到接电话的他说:“怎么是专门回家去被封呢?学校放假了,住宅楼上没人了,天气又这么冷,而且楼上没网络,所以不回小区咋办呢?”吃过午饭又一个领导打来电话说学校出个证明,就能出入小区。他爽快地答应,“那行,你给我开个证明吧,我明天去学校。”

  12月1日早上,他五点多就早早起床,六点多就吃过早饭,等着领导给他捎来学校证明然后去学校。结果8:00的时候领导来了,他到小区门卫处,人家怎么也不让出去。学校证明上必须有县级以上防疫部门的章才能有效,所以他又没出去。

  12月2日上午11:00左右,又有一个领导打来电话,只听接电话的他说:“行啊!你说啥时候?” 

  ………

“可是我这时候正在做午饭”

  ……

  “那行,那我下午去吧!”

  下午两点多,他接了一个电话,就出去了。晚上也没有回家。

12月3日早上8:00他坐着李领导的车一同去了隔离点。路过小区门口的时候,她给他送去大棉袄,皮棉鞋,生怕他寒冬腊月出门在外受寒受冻。他虽然可能只是单位里的一棵草,但他却是家里的宝。年纪奔六十的他即将近距离靠近疫情,她心里有万分不情愿,但是还是得以大局为重。傍晚的时候她听说李领导回到了单位,她顿时心情沉重,怒气爆长。非常痛恨自己无力回天!后来他给她打来电话,她才了解到李领导又换成了另一个同志。

  经过这些天的周折回旋,她考虑了很多问题:

  1.他在单位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呢?你说他不重要吧,可是全县中小学教师都在居家隔离病毒的时候,他却一天也不能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总有领导在召唤他去单位;你说他重要吧,可是他教龄34年了,却始终没有晋升职称的资格!?而且绩效工资和各种补贴,他一般都是学校最低的那个档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通过她的观察和对比,她认为小单位的某些领导和大单位的领导在修养和素质方面存在很大很大的差距:大单位的领导是以爱心和奉献赢得人心,以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带动大家共同努力。小单位的某些领导靠的是权利压人,困难面前动嘴多动手少,指挥多行动少。而且存在明显的欺软怕硬现象。

  3.大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公开透明,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小单位的很多事情没有固定规则,随意性很大。

  最后我想说:做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人品;做事,最恰当的办法是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