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錢鬧的

封在家十天,看劇是每天打發時間的主要方式。追劇,太小資,每天兩集中間加一堆廣告的看,太吊人胃口了。我喜歡看回放劇,回放劇看起來大快朵頤,故事情節在短時間內展現的酣暢淋漓。心情煩躁時,我喜歡找個劇看,分散注意力。

最近我看的是個二十年的老劇《冬至》,這是一部由陳道明,丁勇岱,陳錦,劉敏濤等一幫老戲骨主演的懸疑推理劇。該劇講述的是一個銀行小職員陳一平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因爲獲得了一筆不義之財,不但自己好丈夫,好父親,好同事,好鄰居的人設崩塌,並因此搭上了妻子的性命,自己也因此成了瘋子的悲劇故事。

《冬至》講述的是一個人生中的灰色故事。該劇詳細的展現了因爲金錢,一個老實人被一步步逼良爲娼,一個還算幸福美滿的家庭最終家破人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陳一平是個老實巴交的銀行職員,他曾經是大家眼裏的好同事,好丈夫,好父親,好鄰居,而這一切的變化有內因的變化,也有外界因素的催化作用。

陳一平的心裏變化刺激點源於一起銀行庫款失竊案,在刑偵隊的測謊實驗時,他因爲心裏素質不夠過硬,被刑警隊的測謊儀誤判成了嫌疑人,一次誤判的關押讓他心裏的天平完全失衡,加上銀行庫款的突然失竊讓他無意中發現了銀行內部的一些祕密,隨之又在好朋友兼同事突然死去後接到一個神祕的網盤後,他心裏的平衡一次次被打破。最後在妻子利慾薰心的推波助瀾,和麪對好朋友醫藥費,自己茫然無措的各種壓力及慾望的無限放大唆使下,一步步將自己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故事的開頭,陳一平偶然發現同事貪污了60萬元人民幣,主動向公安機關舉報,不料同事卻在調查過程中被殺。後來陳一平又收到了同事臨死前寄來的網盤,知道了行內最大的蛀蟲原來是行長和主任會計師,同時死去的同事再網盤中告訴了他機房的密碼,和行長羅用贓款的賬號和密碼,突然瞭解的內幕讓他的內心既激動又不安。他以一顆涉奇探險的心裏,一步步打開了同事死前帶給他的神祕世界。在第一次轉款成功,讓他有了偷嚐禁果的激動,禁不住和妻子分享時,妻子被一時的利慾薰了心,慫恿他再度涉險,就這樣一次次的他在轉款成功的刺激和內心的不安中糾結。款項轉到了,他又爲了將錢順利轉到安全的賬號,而不惜以捐腎的方式結識富商女,最終妻子也因爲這件事而自殺,事發後在同事懷疑、自身良心自責和公安機關強大的調查壓力前,他走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最終達到瘋狂的地步。

這部電視劇淋漓盡致的展示了普通的小市民,一步步釋放自己的壓力,釋放內心的慾望,直到瘋狂作案,最終人格轟然倒塌,人性徹底崩潰的過程。這個故事主要圍繞主人公偶然的一次犯罪而展開,它闡釋了人性中的善惡好壞以及大家在利益衝突面前的痛苦掙扎。

該劇給我們最大的啓示是高智商犯罪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動輒就牽扯到高幹與黑社會,要不就是電腦網絡和祕密殺手,其實那樣故事化明顯要強一些,也更像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杜撰的,而老百姓真正關注的,還是身邊的人物和身邊的生活。陳一平本來是個標準的好男人,但偶然中他突然發現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同事們,竟都在利用職權和工作便利,貪污挪用公款,自此他受了很大刺激,人生觀也發生了變化,同時來自於家庭、社會的重壓更讓他喘不過氣來,由於他是知識分子出身,就這樣他被逼上了一條高智商犯罪的道路。

這部劇讓我感觸很深,爲了錢,前前後後死了七八個人,爲了錢有人瘋狂,有人慘死,看後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普通人的不幸很多時候都是錢鬧的,這是個既現實而又不可逃避的真相。懸疑推理和諜戰劇,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劇。看這類劇可以隨着故事情節的展開,讓人不斷推理,不斷思考。這也許和我喜歡思考的性格特點有關吧!一部劇給人的感觸往往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看劇,有的人在乎的是服裝演技,有的人在乎的是故事情節,也有的人在乎的是感悟,比如這部劇,我最深的感觸就是:都是錢鬧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