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日記 四十七

    2022年12月07日

    網課

    賈平凹的作品《月跡》賞析

  作者簡介

    賈平凹,本名賈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中國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主任,陝西省作協主席。

    老師講讀作品《月跡》

        《月跡》是現代作家賈平凹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創作的一篇散文。

    我們這些孩子,什麼都覺得新鮮,常常又什麼都不覺得滿足;中秋的夜裏,我們在院子裏盼着月亮,好久卻不見出來,便坐回中堂裏,放了竹窗簾兒悶着,纏奶奶說故事。奶奶是會說故事的,說了一個,還要再說一個……奶奶突然說:

    "月亮進來了!"

    開篇就讓我們看到,是這個權威的奶奶,給作者帶來了文學創作的靈感。

    奶奶牽引着孩子們各處去尋月, 從屋裏尋到屋外的庭院中。

    我們就都跑出門去,它果然就在院子裏,但再也不是那麼一個滿滿的月了,進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銀銀的,燈光也沒有這般兒亮的。院子的中央處,是那棵粗粗的桂樹,疏疏的枝,疏疏的葉,桂花還沒有開,卻有了累累的骨朵兒了。我們都走近去,不知道那個滿圓兒去哪兒了。卻疑心這骨朵兒是繁星兒變的;擡頭看着天空,星兒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許多。月亮正在頭頂,明顯大多了,也圓多了,清清晰晰看見裏邊有了什麼東西。

    他這裏用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詞,進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銀銀的,玉和銀應該是不能重複用的,但這個知名作家在這裏就這樣用了。我們現代漢語的語法規範是怎麼來的?這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成爲了現代漢語語法的規範。賈平凹創造的這個玉玉、銀銀在這裏把這個名詞動畫了。一般人只會說,月亮是白白的光,在某種程度上就有點概念化了,其實月亮那個光並不是白白的,而他說的這個玉玉的銀銀的,反倒是覺得比較貼切,我們學習的時候都可以借用,可以去大膽的創新。

    "奶奶,那月上是什麼呢?"我問。

    "是樹,孩子。"奶奶說。

    "什麼樹呢?"

    "桂樹。"

    我們都面面相覷了,倏忽間,哪兒好像有了一種氣息,就在我們身後嫋嫋,到了頭髮梢兒上,添了一種淡淡的癢癢的感覺;似乎我們已在了月裏,那月桂分明就是我們身後的這一棵了。

    作者在這裏展開了對話,這在賈平凹的散文裏,這樣的對話是比較少的。作者在此還精心的設計了一番。

    桂花樹的那種氣息在身上的渲染,他沒有直接說鼻子聞到了淡淡的香味。而是寫一種氣息,在我身後嫋嫋,到了頭髮梢兒上添了一種淡淡癢癢的感覺,他這麼寫就讓我們自然想到了桂花樹的香。作者不說是直接聞到的,而是用感覺這種獨特的表達方式,這些地方都是我們要學的。你若直接就說香,就說是鼻子聞到的,這就顯得俗,顯得太庸,太白。作者用感覺這種方式來寫,就有文學化了,讓人好像有點身臨其境的感覺。

    奶奶瞧着我們,就笑了:

    "傻孩子,那裏邊已經有人了呢。"

    "誰?"我們都喫驚了。

    "嫦娥。"奶奶說。

    "嫦娥是誰?"

    "一個女子。" 哦,一個女子。我想。月亮裏,地該是銀鋪的,牆該是玉砌的:那麼好個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作者用對話的方式,把這種想象拓展開來,我們就好像身臨其境一樣的,他把讀者拉進了對話的環節裏去了,這是賈平凹最具特色的地方。

    "有三妹漂亮嗎?"

    "和三妹一樣漂亮的。"

    三妹就樂了:

    "啊,啊!月亮是屬於我的了!"

    三妹是我們中最漂亮的,我們都羨慕起來。看着她的狂樣兒,心裏卻有了一股兒的嫉妒。

    在這裏,作者通過對話和自己內心的這種敬仰結合起來。對話很簡單,前面是寫誰說誰說的,這裏就不要誰說了,“有三妹漂亮嗎?”你就能知道這是誰問的,“和三妹一樣漂亮。”你肯定明白這是奶奶說的。

    作者一直都是說月亮裏有桂樹,月亮裏面有一個漂亮的女子,我們也很漂亮,那這個院子就是月亮。這種拉進拉出,融會貫通的感覺,讓我們覺得看了特別高興。

    我們便爭執了起來,每個人都說月亮是屬於自己的。奶奶從屋裏端了一壺甜酒出來,給我們每人倒了一小杯兒,說:

"孩子們,你們瞧瞧你們的酒杯,你們都有一個月亮哩!"

我們都看着那杯酒,果真裏邊就浮起一個小小的月亮的滿圓。捧着,一動不動的,手剛一動,它便酥酥地顫,使人可憐兒的樣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個人的心裏了。

    奶奶在這裏面是個權威,大家都很信服的權威,因爲奶奶的知識豐富。

    奶奶還是一個哲人,奶奶哲人到什麼程度?就是把一個小杯子裏頭倒一點甜酒,給每個人的時候,就會讓我們想起吳剛摘桂花釀美酒,吳剛捧出桂花酒,無意識中就聯繫起來了。杯子裏還能夠映出月亮,每個人把這一杯酒喝下肚,月亮就在心上了。由遠及近,慢慢的融到我們心裏。他爲什麼不說倒一杯水?這就是桂花酒的一種借喻。

    "月亮是每個人的,它並沒有走,你們再去找吧。"

    接下來作者讓“我們”在凡是能反光的地方都看到了月亮,原來月亮竟然是這麼多,只要你願意,它就有,只要你願意,要多少,它就會願意給你多少。寓意着的說出了月亮它的偉大和博愛。

    突然覺得我們有了月亮那無邊無際的天空也是我們的了,那月亮不是我們按在天空的印章嗎?這就把人間和天上聯繫起來,月亮是我們按在天空上的印章,這是一個跳躍。我們每次寫物、寫實的時候要有一個空間的聯想,要有一個空間的跳躍。

    大家都覺得滿足了,身子也來了睏意,就坐在沙灘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會兒。

  都說結尾重要。作者在這裏卻把結尾淡化了。找月亮,找到大家都滿足了,滿足了人就有了睏意,然後相偎相依着甜甜的睡一會兒,潛意識是月亮給了人們一個團圓,一個美美的團圓,心裏的團圓和大家親情致上的團圓。

    我的感想和體會

    月亮是美麗的象徵,作者選擇月亮作爲題材,用虛實相生的寫作方法,藉着童趣來表達人們的美好願望,這正是賈平凹這篇散文的獨特之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