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別跟他對着幹

孩子進入青春期,不少父母忍受不了孩子的不聽話“對着幹”,失控似的也去跟孩子“對着幹”,導致親子關係惡化,處於敵對狀態。

曾聽過著名的“海格力斯效應”:

講的是一種彈簧式的反抗行爲表現,尤其是有衝突的親子關係中,父母管教越嚴格,孩子越叛逆;父母越訓斥,孩子越頂嘴。

這其實就是“你跟我過不去,我也讓你不痛快”的消極牴觸心理。

育兒專家勞拉·馬卡姆說過:

育兒最重要的規則是針對父母,而非針對孩子的。父母首先要解決自身的問題,才能建立理想的親子關係。

所以,在叛逆期要改變水火不容的親子關係,父母只有先改變自己,纔可能改觀。

第一,把孩子當成大人,認識到“孩子並非父母的附屬品”。

教育學中的“尊重法則”強調:孩子的成長需要尊重,不要隨意規劃孩子的人生。

有些父母想着孩子是自己生的,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總認爲自己對孩子有絕對的控制權。

不管他多大了,在他們眼裏都是不懂事的小孩。

青春期後孩子開始叛逆,孩子渴望自由、尊重,希望有自己獨立選擇的權利,纔會不遺餘力嘗試着擺脫父母的管束。

心理專家曾奇峯老師說過:

“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成爲自己國土上的國王。在一定範圍內,父母要尊重孩子發展自己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機會和權利。”

放下對孩子的控制,給孩子成長的空間,當孩子“有路可走”時,他纔有精力、心思做對的事情。

第二,適當跟孩子“示弱”,丟掉父母的權威。

比如“海格力斯效應”,父母越有權威感,孩子越反抗。這時,“示弱效應”最能發揮作用。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上講過:

“12歲之後,父母的溝通方式一定要改變。最關鍵的,父母要學會示弱。”

只有向孩子“低頭”,親子關係纔可能平衡。否則父母的強勢、權威,會在無形之中打壓孩子的主動性和安全感。

父母蹲下來,孩子才能站着與父母對視,遇到困難懂得尋求父母的幫助,真實勇敢地反映自己內在的聲音。

適當跟孩子“示弱”、“認慫”,是一種“以退爲進”、“以柔克剛”的智慧養育。

第三,少說話,多做正面表率

如果父母總在孩子面前嘮叨,不分晝夜、不分場合地告訴孩子“我們就是爲你好”、“現在要求你就是爲你負責”。

孩子聽久了不僅耐心沒了,還會因爲感受不到切實的愛而心生懷疑:說那麼多,還不是父母的藉口、說辭,要我好好讀書,肯定是爲了自己的面子。

比起父母的言語,青春期的孩子更看重行爲和態度。他像拿着一個放大鏡,敏銳地覺察分析着父母的一舉一動,試圖驗證父母所做的一切是否如所說一致。

只有父母用實際行動,一次次地告訴孩子:無論你怎樣,我們都愛你,關心你,陪伴你。

孩子才能信任地交付自己內心的脆弱,敞開心扉歡迎父母的到來。


教育的神奇就在這裏:

孩子多變的青春期中,父母要善於應變。從強勢變成服軟,從控制變成放手,從管家變成顧問,從決定者變成引導者。

孩子敏感的心纔能有處安放,他纔有喘息的機會和空間,真正學會獨自面對複雜的世界,成熟掌控自己的人生。

父母對孩子最負責的愛,原來就是改變孩子之前,父母先改變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