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壞相隨

我們都期待好事的發生,避免壞事的發生,但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要發展自己的能力,有能力享受好事的來到,同時也有能力迎接壞事的發生,內心可能會更加坦然!

越來越感謝我的孩子,不斷帶我穿越回童年,看見我是如何成爲現在的我,又是如何有現在的痛苦,以及我可以做些什麼調整?

孩子所謂的“錯誤”,會激發我對犯錯的恐懼,因爲從小到大,所有人都告訴你犯錯是不好的,你必須做正確的事,而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都是基於自己的認知做判斷,這就會時常變得迷茫。

在我小時候,學習上做錯題,一定是不好的,但這是真的嗎?未必呀,學習不就是在錯誤中不斷查缺補漏,變得更加有能力嗎?犯錯不是我不好、我笨,而是我這個地方沒弄懂,繼續搞清楚就好了。

但是老師可能就會說:你真笨,你一點不認真。即使很聰明、很認真的人,也做不到一直一百分,如果覺得錯了就是笨,就是不好,那麼就捆綁住了,而這就是一直的我,甚至擴展到方方面面,只要我做不到做不好,我就是不行,不會再繼續了。

而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突然發現犯錯也很美好呀,除了學習上,生活中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越是靈活的人,越能輕鬆的應對生活。

如果我們允許自己犯錯,允許不好的事情發生,那麼我們會少很多對抗的痛苦,而是靜下心來去思考如何面對。就如同孩子做錯題,貼個標籤很容易的,反而走出錯誤的恐懼,告訴他犯錯沒什麼,有點難。

而實際就是犯錯沒什麼,錯了沒關係,誰不犯錯呢,不如輕鬆一點,是的,我犯錯了,所謂不好的事發生了,但我可以從中總結去應對,積累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更好。

好事壞事沒有絕對的界限,好中有壞,壞中有好,我們可以同時擁抱它們,纔會逐漸走向完整。有些混亂的思維,那就亂着吧,享受混亂,才能享受平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