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勝利就在眼前

2022年12月18日  星期天  晴

我女兒昨天晚上感覺全身疼痛,開始測體溫並不高的,只是給她衝了一包連花清瘟顆粒,然而,沒多久體溫就飆升到38.6攝氏度,她感覺非常難受,再給她吃了一粒布洛芬緩釋膠囊,沒多久她就大汗淋漓,她的睡衣、牀單、被套全打溼了,我趕緊讓她把睡衣換了,還把牀單、被套都放進洗衣機裏去洗了烘乾。早上女兒燒退了,感覺很好了,下午還寫實驗報告了。

今天女兒不燒了,我和先生卻都出現發熱的症狀,我父親出現感冒症狀,而且低燒。可能感染了奧密克戎,我們全家人趕緊去我們醫院發熱門診測了核酸。

回家後我測體溫38.2℃,我很多年沒有發過燒了,感覺整個人昏昏欲睡,但因爲頭痛欲裂、渾身骨頭疼痛,腰都要斷了,根本睡不着,大腦也無法思考。原本我對疼痛不太敏感的,而今天實在是痛得死去活來的,在牀上躺着輾轉反側,女兒說喫布洛芬緩釋膠囊效果挺好的,她讓我吃了一粒,喫完後昏沉沉睡了一覺後體溫也下降了,身上也不痛了,人也有精神了,看來這藥還是挺有效的。

疫情防控放開後,我曾在藥店買了感冒藥、抗病毒口服液、退燒藥各兩盒,昨天妹妹一家出現症狀了,他們什麼藥都沒準備,我專門給他們送去了一半藥。現在好多人囤藥在家,其實家裏囤那麼多藥有什麼作用呢?放久了還過期了。而且讓有需要的人都買不到,就連體溫計、新冠抗原試劑盒等在藥房都買不到了。

所幸親戚、朋友、鄰居之間都互幫互助,大家只要缺什麼藥、體溫計等的,只要在羣裏說一聲,就有熱心腸的人來支援。目前我身邊大多數人都已經陽了,我的親戚、同事、朋友都感染了,幾乎所有的人都是無症狀或者輕症,沒有一個重症的,沒有一個需要住院的。我奶奶83歲感染了,也還是輕症。

接下來,我們一家人就是安排各自的隔離,爲了防止交叉感染,我們各自在自己的小房間隔離,即使在一起都戴上了口罩,我爸媽在餐桌上喫飯,我們仨在客廳的烤火桌上面喫飯。

我在牀上躺了一整天,出了一身汗,晚上喝了一碗香菇雞絲粥,還熬了薑汁可樂,裏面加了檸檬、紅棗、枸杞、生薑片,喝起來酸酸甜甜的。

可樂,它是一種含有咖啡因的碳酸飲品,加熱之後氣體就跑掉了,就剩下了焦糖水和咖啡因以及植物提取物。其中包含有桂樹葉等等的提取成分,加入驅風散寒的生薑一起同煮,有一定的發汗和散寒的作用。而且焦糖可以提供能量,咖啡因也有一定的提神作用,可以趕走感冒帶來的疲倦、乏力等等作用。

日子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去了,到了晚上8點多鐘,檢驗科的同事告訴我說我說我們一家人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這不科學啊!我們的親戚、朋友,我和先生的同事大都陽了,我們一家人出現了發熱、頭痛、咳嗽等症狀,我原本以爲感染了新冠病毒,居然身在羊羣裏依然不被感染,這太有戲劇性了!可能我們一家人感染的是流感。這段時間,除了新冠,還有流感開始肆掠。

其實,經過三年,新冠病毒不斷演化,現在的奧密克戎雖然傳染性極強,一個傳染22人,但重症率、死亡率都是最低的,以前病毒毒性強,是防,現在病毒毒性減弱,正是放開的時機,現在的政策是抗,是救治,我們和病毒的正面遭遇戰,纔剛剛開始。

既然是正面遭遇,其它人只要做好不聚集、多通風、戴口罩等防護措施還可能有遠離陽性患者的機會,而我們醫護人員則沒有這麼幸運,按照規定,所有醫療機構都必須接診發熱病人,都必須收治陽性患者,沒有什麼醫院可以例外。我們保健院以前都沒有設發熱門診的,這下全都設置起來,以前的新冠患者可以轉定點醫療機構,現在就根本不能拒絕診治。孕婦陽了,發熱了,需要手術了,我們也必須接診,堅決不能推諉、拒收患者。這段時間我們接診了大量發熱患者和陽性病人,我們要把自己完全暴露在病毒面前。

這些天來醫護人員大量陽了,如果都居家就沒人上班了,那麼多病人就面臨着沒有醫護診治了,因此,醫護人員就像戰士一樣,輕傷不下火線,只要是無症狀或者輕症也要到崗,醫護即使感染了,只要能扛得住也要上班,這就是所謂的"白名單",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艱鉅任務和重要責任。

這樣的白名單對醫護人員的確有點"殘忍",但是,選擇了這一行,就必須救死護傷,這是我們的天職,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頭三年國家政策是"防",是發動全社會力量嚴防死守,保護了大量的醫護人員,而今“防”不住了,只能轉到"治"上,依靠的就是醫護力量。這就需要我們有一種“捨我其誰”的革命主義情懷,需要我們勇敢地擔負起這份神聖的職責,需要我們堅定地衝向一線戰場,需要我們的無私奉獻精神,來面對這場戰"疫"。

這類似於一曲慷慨悲歌,國家沒得選,醫護人員也沒得選。既便是如此,可還聽見有人說,醫護人員陽了還在崗,不是明擺着有傳染風險麼?風險是有,但戴上N95口罩後傳染性極低,一般都不會給患者或其他醫護人員傳染。

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總得救吧,自己或家人如感染後轉成重症總得去診治吧。然而大量醫護人員因爲感染了,都居家了,那麼各個科室就面臨無人上班的境地,那麼醫院就停擺了,大量危急重症患者、老弱病殘等脆弱羣體都得不到救治。這是必須面對的現實,在幾乎全民都要感染的大的背景下,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誰也避不開。

難道醫護人員不怕被感染麼?我們每天要接觸大量的陽性病人,防護做得再好也有被病毒侵襲的時候。醫護感染了,父母愛人和孩子也會感染,要知道,即使得個普通感冒都非常難受,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也得自己扛下所有,他們可能也害怕,但只因職責在肩,就不能退縮。

這就是醫護人員的精神風貌和仁愛之心,在大災大難面前,在各種危險來臨的時候,在抗疫戰爭來臨的時候,醫護人員必須在一線戰場衝鋒陷陣,這就是醫護們的使命和擔當。

其實在防疫政策上,國家也儘可能的對醫護人員給予了極大的保護。國家再三強調,輕型和無症狀居家觀察自愈,只要不發展成危重症,不到萬不得已不去醫院,無疑就給醫護人員減少了壓力,更避免了相互感染的風險。

所以到目前爲止,還沒有看到哪個城市出現明顯的醫療擠兌的現象,醫院把精力放在救治上,對兒童、孕婦、老人、有基礎疾病脆弱羣體給予保障,建立急危重症的患者的綠色通道,這些患者是能夠得到及時救治的。目前即使出現很多人囤藥、屯物資的情形,但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工業大國,大量生產後,沒多久就會解決這個問題。

而這場14億人與病毒的正面遭遇,更昰有醫護人員把自己置於最危險的境地,爲千家萬戶排憂解難,爲無數患者減輕痛苦。之所以歲月靜好,是因爲有人在負重前行。抗疫的最後勝利就在眼前,願醫護平安!願人人平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