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煮生活,鬧中取靜,慢慢行

慢煮生活,鬧中取靜,慢慢行

“世界是喧鬧的,我們現在無法逃到深山裏去,唯一的辦法是鬧中取靜”。

《慢煮生活》是汪曾祺的畢生心血之作,無論是人間美食、市井凡人,還是花鳥魚蟲、生活見聞,細枝末節,他都習慣於鬧中取靜,用“慢慢”的文字,向我們娓娓道出他的人生哲學。懷念汪曾祺最好的方式,就是閱讀他的文字。

農曆臘月十二,居家隔離。眺望窗外青山碧嶺,風光秀麗。半山腰薄霧輕揚,嫋嫋升升。整個城市疫情肆掠,我與家人們糖梨煎雪。

懵懂的歲月疏忽易逝,來年春風又吹,桃花依舊,謝了匆匆。

居家抗疫,百無聊賴,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房貸、車貸、工作、醫療費用、一日三餐、情感,令人內心煩躁。之前忙忙碌碌的日子是爲了什麼,現在突然很多人什麼也不忙了,安安靜靜的與體內抗衡,又爲什麼,會怎麼樣?

現實當下,除了工作、養家餬口,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也有更多的人用看不見方式在無情打壓與獲取。無休止的競爭、慾望,懷揣恐懼的心,充斥着困惑與矛盾。我們在現實中拼搏,我們和我們世界都變得脾氣暴躁。

以平易惠衆,靈傑當空。循循善誘,安然若素,幸會幸盛。翻閱生命中留下的深深痕跡,都是我們的過往,我們的故事。

每當我們想起過往的心事,心中總會湧動着一絲絲久違的衝動,這便是感動。若把心事當成水、一壺茶,輕煮歲月,慢煮茶,人間溫暖,沉浮淡香。

萬物終將回歸自然,是爲了平淡。我們追求的輝煌與榮耀,燦爛與精彩,最終還是要持守平淡、恬靜淡然。

鬧中取靜,摒除喧囂,讓自己安靜下來,安守煙火素淡,也是一種清福的享受。仰望星空,繁星點點,月影朗朗,生活的疲憊終將在慢生活中得以撫平,有所慰籍。

慢慢行,就是打基礎。林達在《在邊緣看世界》中曾說:“人,有了停頓的概念,纔會有反省的機會”。從衣食住行變遷裏感觸歷史的脈息,從生老病死中領略大自然的驚世駭俗,去解除思想的禁錮,凝聚前行的力量。

凡事都要循序漸進,築牢基礎。一味地追求速度與激情,只會自毀根基。“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牛頓曾經說:“真理的大海,讓未發現的一切事物躺臥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尋”。轉念一想,沒有夯實基礎作支撐,我們求索難得。

人生的沉澱就像一座大山,在於靈秀。人生的磅礴就像一灣逝水,輕泊寧靜。人生的反省就像一盞明燈,自由且尊嚴。歷經沉澱與反省,向內歸因,向外成長,點亮心燈,自我超越。

從容而堅定,自在又豐盈,是人生最好的狀態。現在的我們,生活節奏快,又被沉重繁雜的俗務纏身。時光且長,不如鬧中取靜。

在喧囂的世間保持初心和寧靜,用這份初心,指引我們在紛擾中保持清明和純粹。用這份寧靜,浸潤我們在生活中疲倦而乾澀的靈魂。用一些時間,用心感受四季變化、生命樂趣,藝術人生。

給生活多些讚許,給生活的時光留些空隙,慢慢地棲息,慢慢地洗盡鉛華,把內心填滿,不急不躁,慢慢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