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人头像、三星堆文化——古代青铜器名品集录(十六)

13、人头像

商后期  四川广汉三星堆2号坑出土

现藏:三星堆博物馆

通高42.5厘米,重2.55公斤,戴金面罩,平顶,辫发。

三星堆的人头像1、2号坑共出土57件,均为圆雕头部,按发式冠带分为多型,面貌基本一致,方脸,凸出的大眼,宽鼻翼,薄唇阔口。

其中有几件戴黄金面罩,是用土漆和石灰做粘合剂,把金面罩粘贴在人头像上。戴金面罩的人头像等级更高,应该是著名的巫师或领袖。

黄金光彩夺目,可以增加祭祀的庄严气氛,更能感召祖先神灵,还有驱鬼辟邪的功能,后世的巫师的服饰和法器大多是黄色的,也可能与此相关。

从发型、发饰的角度观察,人头像有辫发和筓[jī]发两大类,表明当时三星堆人的族属构成。

人头像的颈部都塑造为V字状,应该是另有木柱或泥塑身躯之类的附属物配合使用,可惜身躯部分没有保留下来,考古中没有发现。

可以想象一下古三星堆人祭祀的场景:在神庙的陈设中,青铜立人像居中,是蜀王和群巫之长,围绕他的是众多装饰在木制或泥塑身躯的青铜人头像和面具像,他们是等级不同的巫师,也是各部落的首领,他们即代表神权,又是王权的化身。三星堆人对他们崇拜祭祀,以求得到祖先神灵的庇护,加强神权和王权的统治。

14、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一发现便因体型巨大,造型夸张的青铜器为世人瞩目,许多人联想翩跹,甚至认为是外星人所为,但从考古学看,三星堆文化是有清晰的发展脉络的。

新石器时代晚期,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2300B.C.—1600B.C.),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商代,三星堆文化(1600B.C.—1000B.C.)形成了强大的国家政体。文献记载,蜀人曾跟随武王伐纣,西周时期,延续为十二桥文化(金沙)(1100B.C.—700B.C.)。东周时期为巴蜀文化,到316B.C.,秦国灭蜀,巴蜀大地融入中华文明,成为多元一体的组成部分。

青铜神树、立人像、面具、金面罩、金杖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器物,其文化面貌表现出强烈的本土特征,是以神权为中心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殷商时期三星堆是古蜀国的政治和礼仪中心。

巴人和蜀人是四川的两个主要族群,都见于甲骨文中,一般认为三星堆是蜀人,与商人的交流更频繁。

虽然李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三星堆文化并不封闭,与周边有明显的文化互动。如三星堆出土的兽面铜牌饰,与二里头文化的器物极为相似。

三星堆的青铜礼器——尊和罍[léi]具有典型的商文化特征。(罍[léi]和尊外形很相似,区别就是罍是小口,尊是大口,所以日本学者把罍叫“截头尊”)

成分研究表明,三星堆青铜器中含有高放射性成因铅,这种特殊的铅可能来自云南东北部,又存在于江西新干、郑州、殷墟的商代青铜器中,从中可见三星堆与周边地区的物质交流情况。

三星堆的青铜技术可能是中原传来的陶范法和本地发展的焊接技术相组合,青铜器的数量、体量、造型惊人,但工艺粗糙,不能与同时期殷墟的青铜器相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