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了,2022年

婆婆打電話來了,問我今年要不要謝年。我說,不確定,再看看。那時候是惶恐的。防疫政策改變以後,新冠病毒感染人員日漸增多,據說都有周期較長的後遺症。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被傳染,儘管日常防護我是小心再小心,所以我說不準到時候有沒有精力謝年。

經過了一段時間戰戰兢兢的防範後,被感染了,出現了與很多人類似的症狀:發高燒、咳嗽、拉肚子、蕁麻疹……每天像是打怪,承受着病毒一波又一波的摧殘。稍稍恢復後,我開始思考:要不要謝年?謝年又稱送年,是一種中國民間祭祀活動,恭請的是福利神,目的是祈求神保佑老百姓在新的一年裏風調雨順、年年有餘、歲歲平安。同時,謝這個字又包含着一種拒絕、迴避的意思,那就,必須“謝”!2022年,不再見!

這一年,經歷了太多的惶恐、委屈、鬱悶、辛酸,這一切都與這疫情有關。很多次在夢裏被驚醒,有時候找不到核酸檢測點,有時候忘了常態化核酸的時間。醒來時打開手機,看看綠碼在不在。做核酸成了每天的必備技能,衣食住行的必須保障。從此,謝絕常態化核酸檢測。

這一年,詩和遠方成了到不了的地方。年初時也曾做過計劃,抓住疫情空檔期,去遠行。一次次在即將出行前因爲疫情而卻步,擔心留在遠方沒辦法及時回來;受制於當地的防疫政策,非必要不出門。走的最遠的地方是因爲出差去了一趟德清,除此之外再沒有出過島。從此,謝絕行程碼的監視。

這一年,不歌頌,因爲悲憫。搶險救災的人民子弟兵、頑強拼搏的體育健兒、舍小家,顧大家,保一方平安的醫護工作者……他們都值得感動,但是,我們的內心,充斥着悲憫,時代的一粒灰,砸在每個人頭上是一座大山。那些生活無以爲繼的人們、那些未能活過這個冬天的人們、那些在病痛面前苦苦掙扎的人們、那些終日惶恐擔心的人們……

爲什麼我們總是眼含着淚水,因爲我們愛得深沉……

當你已經斷定某件事情是不可避免時,你所能做到的,也只有盡力而爲,隨遇而安了。2022,再也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