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組部長轉任西北財經辦副主任,毛澤東爲何將陳雲大材小用

【讀毛年譜(303)】1944年,毛澤東51歲。

1944年3月5日,毛澤東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關於路線學習、工作作風和時局問題的長篇講話。在這次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提議陳雲參加西北局領導,任財經辦事處政治部主任,中央組織部部長由彭真代理。

很多人不太理解這個任命。在此之前,陳雲是中央組織部長,現在當起了西北局財經辦的副主任,豈不是大材小用?

殊不知,毛澤東這樣安排,有其深意的。


陳雲,1905年6月13日生於江蘇省青浦縣章練塘鎮一個農民家庭,兩歲喪父,四歲喪母,與胞姐陳星由外祖母撫養,過繼給舅父廖文光,改姓廖,名陳雲。

1919年,因家貧無力繼續求學,經老師張行恭介紹,到上海商務印書館當學徒。1925年五卅運動時期,被推選爲商務印書館罷工臨時委員會委員長,與沈雁冰等一起領導全館職工大罷工。隨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商務印書館總支部幹事、發行所支部書記,參加了三次上海工人起義。

1927年10月,陳雲到青浦發動農民舉行武裝暴動,後歷任中共青浦縣委書記、淞浦特委組織部部長,中共江蘇省委滬寧巡視員、江蘇省委常委兼農委書記,中共上海閘北、法南區委書記和江蘇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書記等職。

重建特科,力挽狂瀾

1931年4月,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叛變。由於此人掌握很多黨內的核心機密,形勢萬分緊急。陳雲在接到情報後立刻上報中央,並全力協助周恩來趕在國民黨大搜捕前,採取了一切能夠採取的應變措施,避免了一場後果極其嚴重的大破壞。

顧順章叛變後,陳雲開始參與重建特科的工作。不久,總書記向忠發又被捕叛變,周恩來不得不停止工作,轉移到中央蘇區。

危難之際,重建中央特科的重擔落到了陳雲的肩上。

陳雲改變中央特科的工作方式。根據少而精的原則,他將已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不宜繼續做祕密工作的主要幹部調離上海,撤銷第四科。

根據方便、安全、隱蔽的原則,陳雲要求一切工作人員的社會職業必須是真實的,有着落的。爲此,陳雲出資由同情革命的可靠人士出面籌辦了多種小鋪子,散佈在上海各個地區。陳雲當時的辦事機關也是隱蔽在一個名爲“新生”的印刷所內。 

陳雲重建起情報系統。 據長期在中央特科工作的陳養山回憶說:“在陳雲同志親自籌劃下,集中一切力量,千方百計利用社會關係,終於在(上海)警備司令部、法英巡捕房等機構重新建起反間情報關係。這個階段雖僅一年時間,但各項工作很快恢復,成效很顯著。”

1933年,陳雲前往江西瑞金。次年出席中共六屆五中全會,被選爲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兼任國統區工作部部長,並被選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主席團成員。後以紅五軍團中央代表身份參加長征。

遵義會議,支持毛澤東

參加長征的中央常委,只有博古、周恩來、張聞天和陳雲4人。1935年1月,紅軍佔領貴州遵義後,陳雲任警備司令部政治委員。

遵義會議前,周恩來分別與張聞天、陳雲談話,並取得了他們的支持。陳雲回憶:

“我在五軍團時總覺得在困難中以團結爲是;到黎平會議知道毛、張、王與‘獨立房子’的爭論內容;團溪時洛甫找我談過一次,告訴我五次‘圍剿’時錯誤中的損失。所以, 遵義會議上我已經很瞭解幾次軍事指揮之錯誤,(是)贊成改變軍事和黨的領導的一個人”。

陳雲在發言時堅決支持毛澤東等人的正確主張。他說:

“過湘江的歷史不能再重演了。‘三人團’的領導必須改變,博古作爲黨內主要負責人,再領導下去是有困難的,希望大家慎重考慮。”

張聞天回憶:“陳雲是反對‘左’傾機會主義路線,擁護毛主席的正確路線的”。

在陳雲、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絕大多數與會者的努力下,會議終於決定取消“三人團”,增選毛澤東爲中央常委,周恩來爲黨內委託的對於軍事指揮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

祕密出川,向共產國際報告

1935年1月19日,陳雲同劉伯承率軍委縱隊撤離遵義,繼續北上。在行軍途中,陳雲和張聞天、毛澤東一起分頭下到部隊傳達遵義會議精神。陳雲撰寫的《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傳達提綱》,是現今保存下來的反映遵義會議情況最爲完整的資料。

1935年6月,陳雲奉命從四川省天全縣靈關殿祕密離開,由當地中共組織派人護送,經滎經、雅安、成都到達重慶,後隻身去上海,從事地下工作。9月,陳雲抵達蘇聯。10月,陳雲在莫斯科共產國際執委會書記會議上,對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情況進行了詳細報告。

通過陳雲的報告,共產國際領導人對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有了進一步瞭解,開始對中共領導的長征有了全面正確的認識,初步認可了遵義會議的成果。

之後,陳雲進入列寧學校學習,並在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任教。

1936年12月8日,陳雲奉命離開莫斯科,赴新疆援接西路軍。1937年,到達新疆迪化,任中共中央駐新疆代表,並援接李先念等率領的西路軍餘部。

擔任中組部長,壯大黨組織

1937年底,陳雲回到延安,擔任中央組織部部長。當時黨的力量十分弱小,特別是國民黨統治區,大多數黨組織被破壞殆盡,許多地區只剩下零散黨員。陳雲根據這個形勢,指導各地黨組織把恢復和發展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1937年12月,陳雲在延安:

1938年3月,陳雲領導並參與起草了《中央關於大量發展黨員的決議》。1939年12月,他又領導並參與起草了《關於吸收知識分子的決定》,要求全黨在建立、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和創建敵後革命根據地中大量發展黨員,大量吸收知識分子入黨。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處於國統區內的南方各省逐步恢復和發展了在十年內戰後期遭受嚴重破壞的黨組織,截止到1938年9月,中國南部13個省擁有近7萬黨員;北方先後開創了晉察冀等抗日根據地;全國的中共黨員人數也迅猛發展到50餘萬。

面對黨員成分和思想狀況更爲複雜的情況,陳雲對如何保持黨的先進性、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進行了深入的思考。1939年5月,陳雲撰寫了《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一文,首次比較完整地提出了衡量共產黨員的“六條標準”。此文1943年被列入22篇全黨必讀的整風文獻。

休養一年,重出主持經濟工作

陳雲身體比較弱。1943年春,因疲勞過度患了心臟病。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工作會議根據醫生的建議,決定他休養一段時間。毛澤東讓陳雲從楊家嶺中組部住地搬到自己的住地棗園養病。

陳雲在棗園休養了一年時間。1944年3月,陳雲重新工作。毛澤東沒讓他回中組部,而是任命他爲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西北財經辦事處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主持陝甘寧邊區的財經工作。

陳雲在延安:

不少同志聽到這個調動,都不理解。事實上,讓陳雲主持西北財經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國民黨當局經濟封鎖的嚴峻形勢,使得發展生產成爲突出問題。西北財經辦事處主任賀龍擔任着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不可能很多地顧及這方面的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加強邊區財經工作的組織領導力量。

毛澤東深深感到加強對財經工作領導的極端重要性。他在《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中指出:

“由於我們有許多負領導責任的同志至今還採取輕視或不很重視經濟工作的 態度,以致其他許多同志都學樣,願意做黨政軍學工作,願意弄文學藝術,而不願意做經濟工作。”

“大批的幹部必須從現在的工作或學習的崗位上轉到經濟工作的崗位上去。”

毛澤東提議陳雲轉入經濟工作,是因爲邊區經濟工作迫切需要陳雲這樣“黨性堅強的幹部”去抓,也因爲下決心調陳雲去做經濟工作,可以有力地糾正那種輕視經濟工作的風氣。

陳雲是黨內較早認識到經濟工作重要性、並竭力糾正輕視經濟工作傾向的領導人之一。他擔任西北財經辦事處副主任後,賀龍便集中精力抓軍事工作,邊區財政經濟工作實際上由陳雲主持。

在陳雲主持下,1944年邊區的財政收支基本達到平衡,並在1945年有了足夠的物資支持反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