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的思考问题方式,决定了人生的成败

    听着刘润老师的一个视频,觉得讲的很有道理,很精彩。可惜怎么也找不着了?

    大概意思就是说,为什么有的人天天喊着赚钱,想要做生意,但却一事无成。而有的人也没有想太多,没有太多的思考,想做就做成了。这是基于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前者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先根据可能出现的困难、障碍去考量自己的资源,衡量自己有没有克服困难的把握,然后再确定自己的目标;也就是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这种思维方式看似牢靠把握、风险小,但结局往往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因为有了思维方式的限制,本来可以完成的东西也实现不了。

    后者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根据选择目标着手去做,遇到了困难,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资源。边做边想,根据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这种思维方式看似不够稳妥,容易好高骛远,不够脚踏实地;其实才更容易成功。因为这种思维方式从不会给自己的思维设限。

    这就是俞敏洪老师说的——一个自卑的人,很可能丧失掉许多本来属于自己的机会;而一个自大的人却有可能赢得本来不属于自己的机会。

    之前有一个很流行的跳蚤实验。把一只跳蚤放进烧杯里,本来这只跳蚤能够轻易的跳出烧杯。但是如果在烧杯上盖住一块玻璃,跳绳每跳一次就会被玻璃挡回来。当跳槽习惯了这个高度,在撤走玻璃盖板,跳蚤再也不会跳出烧杯了。人一旦从困难的角度出发,目标和期待就会大打折扣,最后很难跳出烧杯。

    中国人传统里谦逊的品质,很容易让更多的人成为自卑的人,成为给自己思维方式设限的人,让本来属于自己的机会在自己的手中流逝。

    我骨子里是一个讨厌自大的人,可能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自卑的人。自卑与自大不应该简单从道德的角度去评判。自大的人,天生就少了很多顾忌,高估自己的实力;而那些不切实际的自信,让他们可以轻易的、看似莽撞的着手开始。

    所以人轻易不要给自己的目标设限,最重要的是开始去尝试。遇到困难就去找资源解决问题。以目标为起点,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以困难为起点,限制自己设定的目标。

    比如说我想实现写作的愿望,开始动笔去写就好了。喜欢就是我最好的理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用不着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写不下去了,遇到问题了,可以强化阅读输入,可以系统的学习一下写作技巧,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不断的去尝试。开始动笔去写才是最重要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