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023年1月9日  星期一 晴

前几天,我的一位初中同学78岁的母亲感染新冠,开始只是精神不好、乏力、食欲不振,也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仅仅一、两天后便出现了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于是给我打电话问我究竟怎么办。

我这同学在广州工作,听说老母亲感染了新冠,立即向老板请假回来照顾母亲。他母亲平时身体非常好,感冒都很少,这把年纪了还下田干活、上街卖菜、喂猪养鸡,什么农活都在干,没想到病来如山倒,一两天的功夫,母亲已经下不了床。他不敢掉以轻心,得知后立即拨打120救护车把母亲接到医院去救治。

在医院拍CT的时候,他母亲突然喘息,半天才缓过气来,差点没办法进行检查。CT的结果很不好,已经是大白肺了,血氧饱和度也只有60%了(正常情况下在94%以上)。当时医生告诉他病情危急,即使住院也可能很快就离世了,而且现在病床和呼吸机都很紧张,需要等待,在此期间老人家可能会非常痛苦,如果在家里会走得更安详。

我的同学感觉非常难以抉择:一边是亲情,他的母亲辛苦了一辈子,还没享过什么福,他想竭尽全力挽救自己垂危的母亲;一边是医疗资源非常紧张,一床难求。他在外地工作多年,回到家乡只能向我这个医生同学求助。而我所知道的是,这么危重的病人,即使全力治疗,也可能只是一场空,我也没有办法给他什么好的建议。

老同学觉得让母亲在家安静地走,比在医院全身插上管子所受的痛苦要少,便在当天就把母亲送回家了,他在家里给母亲喂点葡萄糖水,已经不能吞咽了,老同学感觉很茫然,发微信向我问新冠特效药是否有用,我遗憾的告诉他已经没有意义了。

见他还想不惜一切代价想给母亲治疗,我就把他母亲的CT片子发给ICU的刘主任,看还有没有救治的希望,刘主任看了后说:“目前还有救治的希望,还不到放弃的时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且目前国家承担了患者医保报销后的自费的费用,也就是说国家免费给新冠危重患者进行治疗,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刘主任的话让我燃起了希望,我便叫我同学赶紧把他妈送往医院,并且跟医院联系好床位,这个时候,我跟刘主任一样的心情——只想让她活下去。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所有的感情都依附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当生命这一重要的物质基础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也断了。死去万事空,人只有先活下来,才有其他可能。我们医生也希望不惜一切代价让病人能够活着。

所有的医学都是为生命服务的,它必须优先保障病人活着,生命第一,先救命。这个原则要求医生为病人争取生的各种可能,或许最后的结果并不太好,但是医学必须给所有生命以希望,生命第一永远是医学存在下去的理由。

然而,所有的医疗行为只起到了支持作用,最终治愈疾病的,还是病人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

ICU里面住的,都是危重症患者,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但是,即便ICU运用的是世界上最前沿、最高端的医疗设备和抢救手段,起到的也只是支持患者自我修复的作用。

呼吸机把100%的纯氧打到肺里,维持生命,用来给患者时间慢慢修复肺功能。全世界最前沿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魔肺”,临时替代心肺工作,是对心脏和肺最高级别的支持,从而维持基本生命体征。这些顶级医疗设备都是为了先把命保住,然后等待器官功能恢复。这是为自我修复赢得时间。

同学的母亲在ICU里有呼吸机维持肺功能,但预后究竟怎么样,还得看老人家自我修复能力和免疫力的情况。但是,不管结局如何,只要有一线希望,医生便会用100%的努力让患者活着,这让我看到了医生这个群体对生命的信念。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