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潇洒过生活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这么一位旷世奇才,他博学、多情、超逸、洒脱,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照亮了那个时代,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神奇的故事传说。

他就是北宋中期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登峰造极的全才式艺术巨匠苏轼,人们通常称他为苏东坡。

严格来说,四十岁之前,他是苏轼。四十岁之后,他是苏东坡。苏轼是他的姓名,子瞻是他的字,而东坡居士则是他在黄州时给自己取的别号。

苏轼是儒释道融于一身之大修行者,中国三千年文化史,只出了一个苏轼,他自由地徜徉于儒释道之间,出世和入世之间没有丝毫的冲突,济世安民不影响他参禅悟道,畅游山水也不影响他治国理政,苏轼的内心把这三者完美结合,和谐共生,圆转如意,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人间清醒,读懂了苏轼,也就读懂了人生。

苏轼曾说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他的弟弟苏辙听后,担心哥哥遇人不淑,告诫他择友要慎重,苏轼就说:“我眼前见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苏轼没有负天下人,但天下人却负了苏轼。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性格率真、才华横溢的文坛领袖难免会引起世间小人的羡慕嫉妒恨。

有一天苏轼酒足饭饱之后,与侍从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他摸着自己滚圆的肚子问左右,你们说说这里面装着什么?有人说装的都是智慧,有人说装的都是诗文,苏轼皆不以为然。他的侍妾王朝云说道:“装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听后,捧腹大笑,说:“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现代文学大家林语堂这样评价苏轼:“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大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

有一次苏轼路过金陵,特意去拜访隐居在紫金山脚下的王安石。

王安石和苏东坡,都是北宋文坛引领潮流的一代巨擘。他们在官场上,曾是政敌,在文学上,却是知己。王安石听说苏轼要来,起了个大早,在长江边等待。苏轼如约而至,对王安石开玩笑说:“今日子瞻,以粗衣便服见丞相大人,实在不好意思。”王安石挽着他的手,高兴地说:“嘿,这世间的礼俗,岂能适用于我等二人,哈哈!”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

两位巨匠,谈古论今,琴棋书画诗酒花,每日流连钟山下。

苏轼离开后,王安石仰天感慨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如果要选一个古人交朋友,我不会选李白,他太浪漫,没有现实感;也不会选杜甫,他一天到晚苦哈哈,苏轼就很好。他不仅会玩,还会吃,简直是个美食家。”

苏轼确实很会吃,他一生在宦海浮沉,经常遭受小人打击,不是被流放,就是在被流放的路上,一直在体会旅行的意义。但是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苏轼也能从人生的裂缝中看到阳光,将苦难的日子过得有模有样。

天才人物的思想超越时空,苏轼早在一千年前就知道,世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他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快乐当中,人间有味是清欢,此心安处是吾乡,取悦自己比取悦别人更有力量。

因为政见不合,得罪了高层领导,苏轼被贬官至黄州,他发现当地猪肉非常便宜,富人不爱吃,穷人不会吃,于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文火炖,用酱油焖,炮制出流传至今的一道名菜“东坡肉”。

后来又谪迁到穷乡僻壤惠州,甘蔗林、香蕉园、荔枝树便成为苏轼眼中的宝藏,尤其是荔枝,他喜欢得忘乎所以,特意发朋友圈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结果被朝中小人看到了,心说:“呦,你这老小子,过得蛮舒服的嘛,那就再贬远点吧。”

这次贬官至儋州,也就是海南岛,真是到了天涯海角。此时,苏轼已经六十三岁,他预料自己可能会客死异乡。临行前,还向家人交代了后事。 弟弟苏辙也遭受牵连,被贬至雷州。双方流放的地点都是南边,两人日夜兼程,终于在藤州见了面。

当时已过晌午,两人找了一个路边小摊,打算坐下来吃碗面,再探讨一下以后的人生。 但小摊的面条,实在粗粝涩口,苏辙细嚼慢咽,吃得极为艰难。 而苏轼这边,很快就连汤带水地把面吃完了。他望着愁眉苦脸、连声叹气的苏辙说:“兄弟啊,这面如此难吃,你何必还去咀嚼它呢?”

人生不得意事十之八九,那些坎坷曲折,就像一碗粗粝涩口的面条,越是细嚼,越是难以下咽。 倒不如快速吞下,忘却过程的艰难,先填饱肚子,再来过好你的日子,让苦不堪言的生活也能津津有味,这才是硬道理、大智慧!

用心安理得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苏轼到达儋州之后,将这片蛮荒之地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作为吃货的苏轼,对海南岛的生蚝极其喜爱,发明了生蚝的各种吃法,让当地人视若草芥的海鲜变成舌尖上的美味。吃一堑长一智,这回他低调了许多,没有发朋友圈炫耀,只是私信儿子大赞其美味,并叮嘱儿子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如果朝廷的士大夫们知道了生蚝的秘密,一定会蜂拥而至,那样自己就没得吃。

苏轼见海南岛文教不兴,他便在当地开辟学府,自编讲义,亲自授课,不遗余力地推行文化教育,培养出一大批饱学之士。海南岛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和第一位进士符确,就是苏轼精心培养的得意门生。

后来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才得以返回中原,并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苏轼曾经在黄州作过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很能代表他的心境: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谁说人间不值得,不如潇洒过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