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录(元月13日    阴有小雨)



      昨天读朱光潜先生的《人间至美》,收获有三:

      一、什么是美?美并不是神秘的,也不是不可捉摸的,而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存在于“此时此地此身”,美不等于完美,朱先生说“这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有希望的机会,想象的天地”。

      二、什么是美感?美存在于“此时此地此身”,那么怎样感受到美呢?或者说什么叫美感?这就要有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濠梁观鱼就是移情作用的典型实例,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美的事物,但问为什么美时,却又会一时语塞,好像无法解释似的,这就要引出美感经验的概念来,“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发现生活之美。”“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

      三、怎样欣赏美?懂得了美感经验和美的情趣,我们就能自如地欣赏美,很喜欢朱先生“无所为而为”的欣赏。他说“伦理的价值是实用的,美感的价值是超实用的;伦理的活动都是有所为而为,美感的活动则是无所为而为”。“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美的欣赏极似柏拉图式的恋爱,即对于所爱者只是无所为而为的欣赏,不带占有欲。

      美,存在于此时此地此身,慢慢走,欣赏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