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的作業》給我的三個啓發|2023-01-14

上週,我翻閱了《張藝謀的作業》一書,講了他從西安棉廠青年,逐步成爲國際知名導演的經歷,挺有啓發。


01你願意成爲工具人嗎?

書裏面多次提到,張藝謀對於做個工具人,樂此不疲,

有個領導,多次強調,努力的意義就是擺脫職場“工具人”的宿命。“工具人”這個詞,開始進入我的視野。他的意思是趁着年輕,提升自己,向上走,不要被企業和時代淘汰。

這本書裏面,“一開始就有這個意識,讓自己迅速工具化”,“‘工具化’這個詞他反覆說了幾遍。工具化你就會對別人有用,人有了用,有些東西就不會找到你身上,你就會有空隙生存。‘工具’不是個壞詞兒,有用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深入骨髓的價值感’”。張藝謀有意識讓自己工具化,另外“接受是我最大的哲學”。記得李一諾也表達過,把自己當做道路(工具之一),讓正確的事情經過。

1974年,張藝謀攢了三年多,加上母親的贊助,花了186塊6買了相機。工作之餘,到處端着相機拍照。爲了學習拍照,他就找到一切所能找到攝影書籍,除了讀,他還大量抄寫。別的工友休息期間,他就背唐詩。

在我看來,工具,就是某些功能的封裝,比如錘子。沒有發明之前,敲擊釘子,用的可能是板磚、菜刀什麼的。經過推廣,包括人們的口口相傳,掄起錘子敲釘子變成了一個常識。

至於,比起同時能夠拔釘子的錘子,單一敲釘子的錘子,就可能被替代,就像瑞士軍刀,集成十八般武藝,一被髮明,就大受歡迎。孔老師說“君子不器”,其實就是不要把自己當工具人。他的原意,我認爲,孔老師關注的不是被激烈的競爭淘汰,更多的是君子應追求高遠的立意,成爲多面手、複合型人才,擔當大任。

我不排斥成爲工具,但要清晰,不斷升級自己,成爲解決更高級和複雜問題的工具,比如核武器。做工具,也要完善自己的工具箱,做善用工具的人。

02 名聲與夢想

陸續拍了《紅高粱》(1987年)、《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年)、《秋菊打官司》(1994年)、《活着》(1994年)、《我的父親母親》(1999年)、《英雄》(2002年)、《十面埋伏》(2004年)之後,張藝謀聲名顯赫,成爲2008年奧運開幕總導演。當晚開場之後,有人告訴他轉播效果很差,他當時心裏咯噔一下,歷史的罪人感撲面而來,可仍要盯着現場,假裝鎮定地完成,全部動作,一直到兩週後,從外界的報道和評論中,他才知道這次是成功了。

很多事情的成敗,並沒有明確的界限,先湧入的是自己模糊的感知,需要等外界的證據不斷累積後,纔有點兒判斷。人自己的感知是最直接和可控的,無論外界如何評判,自己也要接住,做自己的壓艙石。

我今年搞了幾次稍大型的培訓活動,結束後,被領導一頓削,可自我感知和其他人的反應都不錯。後來,我並沒有否定自己,每個人的評判都有他的立場和原因,我也是,所以,短暫消沉後,我選擇改進提升,繼續上路。

奧運會開幕會成功後,張藝謀又拍了一個飽受詬病的《三槍拍案驚奇》(2009),罵聲一片,他也坦然接受,就是不想自己太閒,沒有在好劇本好場景下開展。我反而挺佩服他,條件沒有那麼具備,閒着還是幹呢,之前已經那麼知名了,他還是勇敢地動手了。

他對夢想的看法也很樸實,就是改善自己的生活。好像冒着煙火氣,又接着地氣兒。

03 牛人最重要的是什麼?

1980年,尚未成名的張藝謀去美國參加奧斯卡頒獎晚會,80歲的黑澤明獲得終生身成就獎,成爲第一個獲得終生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黑澤明上臺第一句話“今天我還在學習拍電影”。這種學習狀態和姿態,對張藝謀影響很大。今天已經72歲的張藝謀,還在不斷學習,每天看碟做功課四五個小時。

這種不斷學習,不斷突破自己,纔是牛人最大的共性。

“今天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懷才不遇,只要你有才華。如果你沒有出來,那一定是自己的原因。”張藝謀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