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小年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春節的序幕就此拉開。“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勞碌了一年的鄉親們開始忙年,雖然忙碌,但是男女老少喜笑顏開,眼見着日子越過越熱鬧,越過越有奔頭起來。

猶記得,我童年時的小年夜,母親總會烙竈坨饃,並燒香,在畫像前虔誠地跪拜,嘴裏唸叨着“竈王竈王上天堂,七天七夜來過年。少帶口舌是非,多帶五穀雜糧”,傳達着心中最樸實的願望。

在新春到來之前人們許下的第一個祈願就是能喫飽喫好,所謂民以食爲天嘛。可是,弟弟總是經不住糖瓜的誘惑,時常用手摸一下金燦燦的糖瓜,然後偷偷舔手指頭,母親發現了,就會嗔怒道“小饞貓,你一會再喫。先讓竈王老爺喫,他要向玉皇大帝彙報工作,糖瓜甜了竈王的嘴,他會多言好事,多降吉祥。”

那個時候,我們家住平房,在院子前面蓋了一間竈房,裏面有一個長方形的竈臺,有兩個圓形大孔,是專門放鍋的地方,下面出口處是燒柴火的。每當麪食出鍋時,屋子裏熱乎乎的,一片煙氣繚繞,彷彿進入了仙境。時間久了,鐵鍋也有了年歲,鍋底雖黑乎乎的一片,卻源源不斷的爲我們提供着饅頭,花捲子和大包子,這兩個竈頭連同勤勞能幹的父母一起養活着我們一家人,不對,怎麼能忘了竈王爺的護佑呢?

竈王爺的畫像就貼在長方形竈頭上,經過一年三百六十日的煙熏火燎,更有凡人氣象了。畫上是慈眉善目的竈王爺老兩口,一左一右,旁邊對聯上寫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

每到小年夜,母親會把去年的畫像放在燒紙裏燒了,再把新請來的竈王爺貼在竈臺上。那個時候的我是信以爲真的,每次磕頭跪拜的時候,我會真心祈願這位神仙老爺爺能保佑我們一家人不愁喫穿。現在想來,其實這種傳統的祭拜方式傳遞了老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給人以希望,讓人覺得日子有盼頭。老人們就是憑着這樣的信念,帶領家人一起熬過了那段貧苦艱難的歲月。

改革開放後,我們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家住上了樓房,廚房裏用上了電磁竈和抽油煙機,母親做飯,再也不用身處煙熏火燎中,不用天天爲準備柴火而發愁,也不怕被濃煙嗆得眼淚直流了。現在的烹炒方式,安全,快捷又衛生,母親很是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生活,每次炒完菜後,她都會把爐竈擦拭得乾乾淨淨,而且因爲烹炒工具的改良,母親做的菜品越來越多,口感也越來越豐富。

但是有幾次,我發現老母親正在對着爐竈發呆。“要是用我糊的竈頭燉這鍋雞湯,我保證讓你們連喝三碗。”母親輕輕地嘆了口氣。

原來,母親嚮往原來的土竈了,雖然燒柴做飯的日子苦了點,但是那兩口竈頭陪伴我們那麼多年,也是有感情的,回憶起來,竟如親人一般。

隨着社會的發展,柴火竈已經成爲一種情懷,一種久遠的回憶,一個歲月的符號。每當這時,我就會打趣道“竈王爺都跟着我們住上樓房了,你應該高興纔是啊”,母親纔會從遙遠的回憶裏跳脫出來。是啊,一方面我們要懂得感恩,不能忘本,另一方面,我們要永遠向前看,憧憬美好的未來,要始終相信生活會越過越好,並把這種積極的心態傳遞給身邊更多的人。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卻沒有像母親那樣敬奉竈王爺畫像,但多年以來神靈早已安放在我的心裏。我會對未來虔誠地許下第一個新年願望。童年的小年,讓我明白只要心中充滿希望,來年爲着目標去努力奮鬥,一定會過上自己憧憬的幸福生活。

哦,又是一年小年至,窗外飄起了雪花。今年的第一個願望就是希望疫情趕快散去,讓生活恢復尋常模樣,喧鬧的街道,擁擠的人羣,一片人間煙火氣。惟願你我安康,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