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筷子

今天中午休息,我與辦公室的同事聊天,她說孩子四歲了還不會用筷子喫飯,主要是她婆婆擔心孩子用筷子喫飯不安全,讓孩子用勺子喫飯。

我就講了自己用筷子不標準的事。我小時候因爲弟弟被筷子傷了喉嚨,母親就一直不敢讓我和弟弟使用筷子喫飯,而是用勺子。上學後,父親才教我們使用筷子,而且講了用筷子喫飯的好處。

父親說:人有七情六慾,筷有七寸六分。圓方各佔一頭,陰陽和諧之美。

我們現在用到的筷子都是長七寸六分,是一雙筷子的標準長度,代表着中國人的七情六慾。它的一頭是圓的,一頭是方的,圓方各佔一頭,象徵着“天圓地方”。
七寸六分,一陰一陽,含有道家的無爲思想。持方行圓,是中國人的處世智慧。
筷子也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這和我國的太極陰陽理念相符,體現了和諧的東方美學,還代表着萬事萬物都有兩個對立面組成。

筷子,看似是簡單的兩根長形條棍,小而不起眼,卻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經歲月的打磨,流傳至今。它身上沾染的文化氣息也已經隨着人們的使用,融進了日常生活中。小小的筷子裏,承載的不僅僅是幾世幾代人的回憶和情感,更蘊含着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和美學。

在《韓非子·喻老》這本書中提到:“昔者紂爲象箸,而箕子怖。”意思是當年紂王使用象牙筷子的時候,箕子看見了感到害怕。

由此可見,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國,就已經出現了象牙筷子。而且,根據史書記載,筷子在先秦時代稱爲“梜”,漢代的時候稱爲“箸”,明代的時候纔開始稱之爲“筷”,而且這個叫法一直到現在還在用。

拿筷子的正確用法是: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這裏看做是“天地人”的三才之象。用筷子的時候,不能“刺筷”和“別筷”。也就是不能把筷子當成刀叉一樣,去撕扯食物。

喫完飯不能將筷子豎着插入碗中,這個做法叫做“供筷”,是祭奠死者用的,平時用是不吉祥的。在喫飯的時候,也不能隨便拿筷子指人,這叫“指筷”,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爲。

如果把筷子送給即將生產的媽媽,就代表“筷子筷子,快快生子”的意思,同時也可以是對孩子的祝福,希望孩子能“筷長筷長,快長快長”。

送給正在熱戀的情侶,寓意“出入成雙,永不分離”;送給老師,寓意老師兢兢業業,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品格等等。

筷子還象徵着團結,就好像是老話裏常說的,“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堅如鐵”。

除此之外,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小孩子學習用筷子,體現了一種傳承和文明。鄰里之間來家裏做客,“加一雙筷子”,更是體現了濃濃的鄰里之情。

筷子雖小,意義卻大。它不僅是喫飯的一個工具,還承載着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情。這份感情,是每一個人骨子裏改變不了的,也是一份虔誠的祝福。

一雙筷子,流傳千年,承載着中國人獨有的飲食文化,蘊含着中國人厚重的情感密碼,傳承着溫良恭讓的社會美德。

在熱氣騰騰的煎煮烹炸中,一雙筷子,夾起的是對親人的無限懷念,難以割捨的是萬般鄉愁。一雙筷子,喚醒的是童年難忘的回憶,傳遞的是頂天立地的擔當。一雙筷子,有嘗不盡的酸甜苦辣,忘不掉的父慈母愛,更有說不完的悲歡離合。

筷子出身名門,它們來自於歲寒三友之一的鬱郁翠竹。竹子之所以深受文人墨客們喜愛,是因爲它們筆直挺拔,不彎曲變節,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它們不與春花爭奇鬥豔,不與秋果邀功取寵。在炎炎夏日裏遮出一方清涼,在凜冽寒風中傲霜鬥雪。汲天地靈氣,收日月精華,沐陽光雨露,不擇肥土沃地隨遇而安,默默無聞努力生長,作用於世間萬民,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

每一雙筷子,都不會嫌棄使用之人地位高低,金錢多少,權勢大小。每一雙筷子,無論是給它們穿金戴銀,還是衣着樸素,它們都不聲不響地發揮着自己的作用,貢獻着自己的全部力量。

與西餐裏的刀叉相比,筷子絲毫不落下風。刀叉是在自己的小盤子裏“馳騁”,筷子卻是在大天地裏“進出”。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情感文化裏,講究一個“禮”字,講究一個“讓”字,更講究一個“和”字。飯桌上,請長輩先動筷子,是一個“禮”字,講究的是“孝”。美味的飯菜,給朋友鄰居添一雙筷子,是一個“讓”字,講究的是“情”。大家不爭不搶,彼此關愛,各取所需。好菜硬菜,給身邊人夾上一筷子,夾進碗裏的是“愛”。大家熱熱鬧鬧地圍坐在一起,和和美美,講究的是一個“和”字。

一雙雙筷子裏,有中國人情深意重的情感密碼。剛滿月的時候,遞進嬰兒口裏的每一雙筷頭上,有父母的關愛和期許。或許我們未曾在自己口中記住酸甜苦辣,卻在搖搖椅和學步車中,繼承着父母喫苦耐勞的優秀品德。

養兒方知父母恩,父母恩情似海深。隻身在外,或是求學,或是奔波,從家鄉寄來的臘肉香腸、醬菜小喫,由筷子送入口中時,熟悉的味道早已讓人淚流滿面。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把菜炒得淡一點,把飯做得軟一點,把筷子恭恭敬敬地遞到滿頭白髮的父母手中,就像當初他們照顧我們那樣。這雙筷子,是人到中年的擔當,是傳統孝道和愛的傳承。

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圍坐一起的十雙筷子,或許來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但在這一刻緊鄰彼此,把酒言歡。

同在一個鍋裏喫飯,大家既分工協作,又相互配合,大氣大度,不斤斤計較。愛喫的菜,給對方留一筷,心和心緊密相連。轉過來的湯,給彼此盛一碗,鮮香撲鼻的是熱氣騰騰的人間真情,大家一起攜手共進。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拿得起,放得下,洋溢着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手執煙火以謀生,心懷詩意以謀愛,每一位中國人,像一雙雙筷子一樣,在幹好自己本職工作,發揮好自己的作用的同時,爲和諧社會貢獻着自己的全部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