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小年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春节的序幕就此拉开。“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劳碌了一年的乡亲们开始忙年,虽然忙碌,但是男女老少喜笑颜开,眼见着日子越过越热闹,越过越有奔头起来。

犹记得,我童年时的小年夜,母亲总会烙灶坨馍,并烧香,在画像前虔诚地跪拜,嘴里念叨着“灶王灶王上天堂,七天七夜来过年。少带口舌是非,多带五谷杂粮”,传达着心中最朴实的愿望。

在新春到来之前人们许下的第一个祈愿就是能吃饱吃好,所谓民以食为天嘛。可是,弟弟总是经不住糖瓜的诱惑,时常用手摸一下金灿灿的糖瓜,然后偷偷舔手指头,母亲发现了,就会嗔怒道“小馋猫,你一会再吃。先让灶王老爷吃,他要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糖瓜甜了灶王的嘴,他会多言好事,多降吉祥。”

那个时候,我们家住平房,在院子前面盖了一间灶房,里面有一个长方形的灶台,有两个圆形大孔,是专门放锅的地方,下面出口处是烧柴火的。每当面食出锅时,屋子里热乎乎的,一片烟气缭绕,仿佛进入了仙境。时间久了,铁锅也有了年岁,锅底虽黑乎乎的一片,却源源不断的为我们提供着馒头,花卷子和大包子,这两个灶头连同勤劳能干的父母一起养活着我们一家人,不对,怎么能忘了灶王爷的护佑呢?

灶王爷的画像就贴在长方形灶头上,经过一年三百六十日的烟熏火燎,更有凡人气象了。画上是慈眉善目的灶王爷老两口,一左一右,旁边对联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每到小年夜,母亲会把去年的画像放在烧纸里烧了,再把新请来的灶王爷贴在灶台上。那个时候的我是信以为真的,每次磕头跪拜的时候,我会真心祈愿这位神仙老爷爷能保佑我们一家人不愁吃穿。现在想来,其实这种传统的祭拜方式传递了老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给人以希望,让人觉得日子有盼头。老人们就是凭着这样的信念,带领家人一起熬过了那段贫苦艰难的岁月。

改革开放后,我们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家住上了楼房,厨房里用上了电磁灶和抽油烟机,母亲做饭,再也不用身处烟熏火燎中,不用天天为准备柴火而发愁,也不怕被浓烟呛得眼泪直流了。现在的烹炒方式,安全,快捷又卫生,母亲很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生活,每次炒完菜后,她都会把炉灶擦拭得干干净净,而且因为烹炒工具的改良,母亲做的菜品越来越多,口感也越来越丰富。

但是有几次,我发现老母亲正在对着炉灶发呆。“要是用我糊的灶头炖这锅鸡汤,我保证让你们连喝三碗。”母亲轻轻地叹了口气。

原来,母亲向往原来的土灶了,虽然烧柴做饭的日子苦了点,但是那两口灶头陪伴我们那么多年,也是有感情的,回忆起来,竟如亲人一般。

随着社会的发展,柴火灶已经成为一种情怀,一种久远的回忆,一个岁月的符号。每当这时,我就会打趣道“灶王爷都跟着我们住上楼房了,你应该高兴才是啊”,母亲才会从遥远的回忆里跳脱出来。是啊,一方面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能忘本,另一方面,我们要永远向前看,憧憬美好的未来,要始终相信生活会越过越好,并把这种积极的心态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却没有像母亲那样敬奉灶王爷画像,但多年以来神灵早已安放在我的心里。我会对未来虔诚地许下第一个新年愿望。童年的小年,让我明白只要心中充满希望,来年为着目标去努力奋斗,一定会过上自己憧憬的幸福生活。

哦,又是一年小年至,窗外飘起了雪花。今年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希望疫情赶快散去,让生活恢复寻常模样,喧闹的街道,拥挤的人群,一片人间烟火气。惟愿你我安康,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