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過年回家,愛的尋找

快過年了,疫情也解封了,三年不能自由出行的人們都歡欣鼓舞,終於可以回家團圓,終於可以回家看父母了。大家購買着年貨,預訂着車票,保養着車子,就準備帶着滿滿的年貨和愛撲向父母的懷抱了。我們想象的到父母在村頭殷切張望的眼神,我們想象的到父母逢人就說的那份快樂。

當很多人都歡喜的時候,也有些人在暗自神傷,因爲,他們的父母沒有了,他們的家又在何處呢?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家對於他們就是故鄉,是個曾經,回憶起來都是悲傷。

小時候很害怕田間裏有墳,覺得那地裏有鬼,可自從有親人躺在那裏,才明白原來小時候害怕的鬼是別人日思夜想卻再也見不到的親人。

親戚、朋友、同事、陌生人他們的去世彷彿離我們很遠很抽象,我們感受不到他們離別後帶給自己的壓力和痛楚。可是自己親人的離世卻讓你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死亡。它帶給你的是無盡的思念、悔恨和遺憾。

李玉在文章裏說自己的父親17歲便在火車站的一個冷庫裏做搬運工,月收入4000元,他在大學裏打遊戲,把生活費揮霍光了於是在電話裏他說自己生了場病把錢花光了。他父親買不到硬座,硬生生地站了二十幾個小時去西安看他給他送錢,自己怎麼也不肯住旅館,只揮手跟兒子道別。當李玉在外打遊戲翻牆進校園時,他看見父親坐在紙殼上縮在牆角里睡着了,凍得使勁攏了攏衣袖。他淚目了,他不敢去叫醒父親,因爲依父親的脾氣仍然不會去住旅店,他回宿舍後刪除了所有的遊戲賬號,從此開始補習落下的功課。工作沒幾年他的父親去了天堂,留給他了37萬,那是他父親扛一包1.5元,一包包掙出來的。父親的離世讓他充滿了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悔恨,以後的自己再優秀掙再多的錢父親也看不到,享受不了了,自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當你回到那曾經熟悉的充滿父母影子和味道的空蕩蕩的屋子,那種想念會突然到訪,像針一樣扎得你無處遁形。

接受一個至親之人從自己生命中離開,是一個漫長且反覆折磨的過程,尤其在這家人團聚的新年夜裏。

門前有車不算富,家中有人才算福。爲了生活我們背起行囊離開父母和家鄉,加班,出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回去的日子越來越少。

有時我們嫌他們嘮叨,每次會匆匆掛斷他們的電話。有時我們看不慣他們的生活習慣,說他們不懂得享受,經常對他們的生活指手畫腳。過年過節我們給他們一些錢,認爲自己作爲子女已經盡職盡責。

驀然回首,才忽然發現他們已經滿頭白髮,他們在兒女面前已經變得小心翼翼。

年少不懂父母恩,懂時已是中年人。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須千里拜靈山。舉國團圓的日子,大家都奔向父母的懷抱,此時才知道父母都在是多麼的幸福和溫馨啊!

開門的一聲呼喚,那一桌子熱氣騰騰的酒菜,那不厭其煩的絮叨都是滿滿的幸福。

祝天下所有的父母新年安康,萬事順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