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物龙凤图》与龙凤传说

文/阿斌 【原创】


《人物龙凤图》是一幅以深褐色平纹绢为底本的帛画,它长31厘米,宽22.5厘米,画中上半部分绘有一龙一凤,画的右半部分绘有一侧身站立穿着宽袍大袖的妇人。它是中国战国时期中晚期的帛画精品,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作品,是一幅祭祀用品。

这幅画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1号墓,今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从这幅画的画面来看,左边绘有一条体态扭动的蛇。它身上有图案花纹,长有两脚。

在蛇的右边,墓主人头的位置,即画面的上半部分有一只大鸟,正引项向天歌,它的两脚一前一后,像是在空中奔跑,左脚腾踏迈进,右脚坚实有力,同时展翅飞翔,尾羽上翘至头部,增加了大鸟动态飞翔的动感。

这只鸟,是什么鸟?

从大鸟旁边的蛇,我们可以断定这只大鸟就是人们传说中的龙、凤。

相传,轩辕黄帝经过五十三次的恶战,打败了蚩尤,平息了中原的战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黄帝打算制定一个统一的图腾。

黄帝要求原来各个大大小小的部落把使用过的图腾全部献出来。再由原来各大小部落选派一个代表,前来黄帝居住的宫殿,一起来商议制定新的图腾。

其中蛇、鹰、马、鱼、熊、豹、羊、象、狗等各种各样动物的图腾和树叶、石头、月亮、星星等别的样式的图腾。

黄帝指着各个大小部落献上的图腾说:应该制定这样一个图腾:蛇的身子,鱼的鳞甲,马的头颅,狮的鼻子,虎的眼睛,牛的舌头,鹿的尖角,象的牙齿,羊的胡须,鹰的爪子,狗的尾巴。组成一个特别的图腾。

原来黄帝是要把各大小部落图腾都采纳一部分,将各个部落都照顾到。

按照黄帝组成的图腾,仓颉说:这个图腾在世界动物中,谁也找不到它,谁也无法伪造它。我想,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作“龙”!它既能腾云驾雾,又能翻江倒海。

从此,龙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吉祥权威的象征物。

龙的图腾组成后,黄帝的妻子嫘祖,一位绝顶聪明的女人,她发明了养蚕,给黄帝制作了衣冠。她看到还有一些部落图腾没有用上,嫘祖受到黄帝制定新图腾的启示,经过精心挑选,仿照黄帝制定龙的图腾的方法:孔雀的头,天鹅的身子,金鸡的翅膀,山鸡的羽毛,金色雀的颜色……就这样,组成了一只漂亮华丽的大鸟。

仓颉看后说,我看就叫它“凤”和“凰”。凤代表雄,凰代表雌,合起来就叫“凤凰”。

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龙凤由来。

我们再看《人物龙凤图》,它的右下方,是一位战国时期的中年妇女,她侧身而站,发髻盘于脑后,双手合掌,身着凤纹宽袖细腰长袍。她在祈祷。祈祷逝者平安升天。在楚人看来,灵魂永生,死的只是躯壳,灵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在画面右角即墓主人脚下有一月牙状物,联系到帛画的招魂性质,应为“招魂之舟”,契合了祭祀的主题。

画作的艺术特点是画风简捷流畅,用单线条勾勒图案。用色少而精,突出了画作主题升天的动感。

五千年来,龙凤的神话传说,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中国人走到哪里就会把龙凤带到哪里,而我们从出土的战国墓中看到了最早的龙凤。


(此文中有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