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教育推動什麼? 這裏的〔誰〕,極其關鍵!

★❤


  2023/01/19


  讀到了一句話:〝教育能推動一個社會的民主化,這句話對嗎?〞

  這句話,作爲這篇文章的緣起!



新想法Z:

  爲了要把這句話給回答得對,那麼,就得視我所講的話的當下對象,他是怎樣的人?得按…對他當下最恰當的表達…而表達之,這樣子,我所講的話,纔算得上是對。

  要真能提升到他的,纔算得上是對。而且,關於提升,還有分三種等次:從惡到善的C,從善到上善的B,從上善到無上善的A。ABC,同樣都是提升,但能提升對象的促動主體,主體背後的那股能力、實力、威德力,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以上,才只是光對一個人喔,僅僅只對一個人,就有那麼多的前置功夫要預先準備好,纔有辦法達到〝對的〞的要求。更何況是對着各式各樣的不同的人,一想到這兒,更發現自己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準備了!而且,這還是一個一個地來喲!一次對一個。要是一次對很多個,那這難度該變成怎樣的呢?若再說到社會的這種體量嘛,那這,這就實在是一椿相當可觀的工程量了!


  以上的話,是我臨時想出來的。
  原本,我是想講像以下這樣的話的。



原想法A

  能推動一個社會的民主化的教育,這種教育,能推動一個社會的民主化嗎?可以的!

  不能推動一個社會的民主化的教育,那種教育,能推動一個社會的民主化嗎?不能!

  所以,基於對這種與那種教育作好分辨的工夫,並區別各自內涵後,便足以有充份的底氣來判定:

  這種教育能推動一個社會的民主化,這句話是對的。
  那種教育能推動一個社會的民主化,這句話是錯的。

  這種教育不能推動一個社會的民主化,這句話是錯的。
  那種教育不能推動一個社會的民主化,這句話是對的。


  A是鳥瞰式的寫法,Z是微觀化的寫法。而在AZ混和之後,這就會指導方向,並引導在作法上的實踐不偏離方向。

  鳥瞰式的寫法,我現在發現,這種寫法常常會招致頗爲不公平的對待,就像,很多人對晉惠帝的那種招待!?像晉惠帝,世世代代地被嘲笑他所說的那句話…〝何不食肉糜〞,在鬧饑荒的年代。

  要知道,晉惠帝其實是被矇蔽的人,從小到大都沒活在真實的世界裏頭,所以,處在那種環境下的他,他說那樣的話,這不是很自然的嗎?換作是我,或是對面的您,換位思考後,要是我們也處在那種環境裏頭,久了,受嚴重矇蔽的我們,根本就不曉真實。基於不曉真實的生命狀態,難道,我們就說得出…只有知曉真實狀態…的敞亮話嗎?難哪難!唉!何苦強人所難呢?

  舉另一個例子,電影《楚門世界》裏的主角楚門,楚門是多麼地令人喜愛。但也只是在這部電影中,楚門被演得令人同情,而真實歷史上的晉惠帝卻被奚落!?怎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按理,會同情楚門的人,應該也會同情晉惠帝,同理的理由在於…他們都被嚴重矇蔽才導致不知真實。但爲什麼場景一變,同樣無辜的人竟被不同地對待?由此可見,同情楚門卻不同情晉惠帝的人,於這樣的人的內在,應該也還沒抓到真正的度,所以纔會對同樣無辜的人作分別對待!像這種民衆,並沒真正找到萬善同歸的主,何以故?其因不外是…仍被嚴重地矇蔽着。

  所謂的…民主,當然是以全民的終極福祉爲目的,爲此目的而盡一切地努力、而奮鬥。這裏,還有個藏得很深的地方…沒被發現。那就是…是〔誰〕在爲了這目的在做努力?

  這裏的〔誰〕,極其關鍵!


試想…

  不在爲這目的而努力的努力,是怎樣的努力呢?
  不在爲這目的而努力的人,是怎樣的人呢?
  以爲自己在爲卻不知道自己其實並不在爲這目的而努力的人,又是怎樣的人呢?

  估計,寫到這兒,要是真懂得裏頭的內涵的人,就會開始很深很深地同情…被矇蔽的人。被矇蔽的人,不就等同於…心中無有正主兒的人。不就是因爲心中無有正主兒,纔會不懂得如何正抉擇。試問,既已被矇蔽了,如何依正抉擇呢?於是乎,《蒙》卦之時義大矣哉!依《蒙》卦卦義,啓蒙,便成了重中之重了!

  心中亮堂寬敞的人,有主,這是這種民衆的心裏有了真主兒的真諦。一個社會,心中亮堂寬敞的人少,這都是一時的,不怕。這種人,知道該做啥的(識時務者爲俊傑)!不就是…協助被矇蔽的人,經啓蒙工作,而由…被矇蔽…的狀態,恢復爲…亮堂堂…的狀態,心中自會有着足以共正事的正主兒,同享民主。更之後,更會爲民主的大恢復而共奮鬥。

  與我心真正相契的心親心契之親們,齊共奮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