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裏過節費

今年年終獎受到了很大影響,因爲我休了幾個月產假。我想着給個雙方家長都少點,這樣就不用花太多錢過節了。但後面我還是給了一人一千,孝順老人的錢不能省。

平時過節一般我都是給五百,過年就給一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基本在能力範圍內吧,但是今年因爲要養孩子,加上獎金受影響所以給錢的時候還是猶豫了,不像以往很乾脆地給幾千塊。成家了,花錢的地方多了不能大手大腳。

先生從來不給錢公婆,說他們有退休金又有分紅。但是我還是給了公婆,也算是一視同仁吧。給我父母多少,給他們就多少。其實我知道這點錢不多,畢竟我們喫住在家裏。公婆雖然推了不肯接,我直接塞到婆婆口袋裏。我覺得不能讓他們寒心吧,他們兒子不給我至少要給。好在先生也另外給了我爸媽錢,也算是一番心意了。

晚上和朋友說了這事情,她說她都是給三百,畢竟自己能力也有限,工資也才2800。我今天給出去的過節費都頂她一個多月工資了,羨慕我對父母的毫無保留。覺得自己三十多歲了,連孝順父母都是精打細算,心裏覺得不開心。

孝順怎麼能用金錢比較呢?心意纔是最重要的。而且我們的工作沒有可比性,收入自然也不同。父母其實也不指望我們給多少錢他們,更希望我們能過好生活。所以我覺得給多給少,也是看實際情況而定的。重要的還是要有孝心,其它真不重要。

想起我單身的時候,給家裏過節費一般三五千,從來也沒覺得有什麼。但是現在掏一千塊我確實猶豫了,打算給八百的。可還是覺得父母也不不容易,自己也不差那幾百塊錢,就給吧。春節前回家看父母是一種習俗,用別人的話來說就是回孃家的路是用錢鋪出來的。說的有點現實,但確實如此。畢竟攀比,也是父母炫耀子女孝順的一種方式。

我今年給公婆買的衣服比父母多,就是覺得老人給我看孩子挺不容易的。而我父母也有兩個兒媳買衣服,我給點錢就行了。不管是做女兒還是兒媳,儘量讓老人覺得我們心裏有他們吧。

我說先生不懂事,都結婚了也不給點錢父母過節,他還是像以前那樣說父母不需要。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父母有錢是他們的事情,自己有沒有心是另外一回事。

其實我覺得先生是真摳門,對父母也捨不得。可他是真捨得給我和寶寶花錢,所以我也就不說他什麼了。畢竟公婆也心疼他開銷大,真給了也不會要。老人也知道自己兒子情況,所以我給錢公婆就知道了這錢是我一個人給的而不是以夫妻名義,所以公婆會覺得我懂事,他們兒子不懂事。

我這哪是懂事,是不好意思纔對。在家裏喫喝不花一分錢,這點錢算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