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主要内容师徒一行入朱紫国。国王患病求医。众官依八戒之言请悟空上朝给国王治病。

有一日到了一个地方,唐僧问这是个什么去处,行者说师父你不识字吗?那旗子上明明写着呢。唐僧和八戒都说离得那么远,旗子被风吹得乱摆,哪里看得见。行者说不是“朱紫国”吗?悟空自己有千里眼以为别人也跟他一样吗?也太凡尔赛了。

到了城里,唐僧担心徒弟们的长相惹人注意,让他们不要闯祸,低着头走,还是免不了被人围观,小孩子们还对着他们抛瓦丢砖,让唐僧捏着一把汗。唐僧一门心思想的是去见驾倒换公文,早日上路。

到了会同馆,见了馆使,说国王因生病久不上朝,碰巧今天和文武官员商量出黄榜的事,要去赶紧去,唐僧急急忙忙准备好袈裟官文进朝去了。

馆使给了行者等一些食材,让他们自己做饭,行者便怂恿八戒说街上有很多好吃的,带着八戒一起上街去。

从这个细节表现了行者的聪明,他是听说了国王放黄榜的事,想去探探究竟,也顺便逗逗八戒。行者是个闲不住的人,难怪把遇到妖怪说成“照顾我”,他喜欢新鲜、喜欢挑战、爱出头爱冒险,这就是真实的悟空。这从下文看了榜文“行者览毕,满心欢喜。”也能看出来。

上了街,行者也不急着买东西,八戒不时被人围观,催着他赶紧走。行者说你去那墙根等我一会。自己挤进人群看黄榜,只见内容大意是:国王因国事不祥,沉疴伏枕,屡选良方,未能调治。所以出榜招纳天下贤士。并承诺如果只好了病,愿将社稷平分,绝不虚示。

果然行者见了榜文想的是:“且把取经之事宁耐一日,等老孙做个医生耍耍。”说了就做,当即隐身揭下榜文。找到八戒,八戒为躲避行人围观,老老实实在墙根处睡着了。行者也不惊动他,悄悄把榜文揣在他怀里,自己回馆里去了。

那些张榜的太监校尉忽然发现榜文不见了,连忙战战兢兢寻找,忽然发现在八戒身上,八戒一听让自己去治病,又慌张又生气:你儿子揭了黄榜,你孙子便会医治。紧接着明白是猢狲师兄捣的鬼。可是众人坚持架他去治国王,八戒说了刚才的情况,众人说那快寻你师兄去。八戒叮嘱众人:他是个猛烈认真之人,汝等见了,须要行个大礼,叫他声孙老爷。不然他变了嘴脸,这事弄不成也

你说这猪八戒笨,可是他对师兄了如指掌,上一次在花果山用激将法请回师兄,这一次又为众人想办法请师兄,轻松为自己解围。

见了行者,八戒上前扯住理论:你可成个人,哄我去买东西,原来都是空头。揭黄榜揣我怀里拿我装胖,这可成个兄弟?行者只是笑着装糊涂。太监校尉听了八戒建议,毕恭毕敬称孙老爷,请求为国王治病。行者正了声色,承认自己揭了榜文。但是他说:“常言道:药不跟卖,病不讨医。国王亲来请我,我有手到病除之功。太监听了惊骇不已,但还是去复命。

孙悟空,这也未免太狂了吧?他哪里会治病?唐僧对国王也是这么说的:我那顽徒俱是山野庸才只会挑包背马,伏魔擒怪,捉虎降龙而已,更无一个能知药性者。

尽管这样,国王可能也是病急乱投医。坚持认为行者既然揭榜文,必有治国之能。对太监说,寡人身虚力怯,不敢乘辇,汝等去请孙老爷,以君臣之礼相待。

行者听了倒也有分寸,通情达理:既如此说,列为请前行,我当随至。

行者临走前对师弟的交代应该是个伏笔:凡有人送药与我,照数收下,待我回来取用。

看来,一切都在行者的运筹帷幄之中。

行者见了国王也不客气,称他为病君,死了是病鬼。众臣质问行者满口胡说,行者忽然侃侃而谈,说出一番对医学的直知灼见:

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第一望他声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 闻身清与浊, 听他真语及狂言 ;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变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合何般。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行者怎么知道这些的?真是个宝藏男孩啊。满朝文武百官和太医们纷纷称扬,都说他说得有理。

可是国王又不愿意了,说自己见不得生人面。没想到行者说:没关系,我会悬丝诊脉啊。

唐僧前面还跟国王讲述自己的身世,关系不错呢,这时也吓得不轻:你害杀我也,说你药性不知,药书不读,怎么可能会治病。行者却说:师父,不打紧,我有几个草头方儿,你且看我脉理如何?唐僧不信他会什么悬丝诊脉,悟空用毫毛变了三根丝线,托于手中。对唐僧说:这不是我的金线?

摊上这么个有个性的徒弟,唐僧也是无语了。

不知行者能不能治得了国王的病,且听下回分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