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书单15《棋王》

15.《棋王》|  [中] 阿城  推荐星级:★★★★★

这本书包含三个故事,分别是《棋王》、《树王》、《孩子王》。其中《棋王》最负盛名,因此以此为书名。按照写作顺序,应该先是《树王》、再是《棋王》,最后《孩子王》,但因为前者读起来更顺口,就改了顺序。三个故事都是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事情。

《棋王》讲的是嗜棋如命的王一生,到处找人下棋。他将现实中的艰难放下,在象棋中寻求解脱。象棋就是他的世界,是一处世外桃源。小说的高潮,他以一人之力,蒙眼对战九大象棋高手,可谓精彩,不亚于武侠小说的高手对决。

《树王》说的是复员山民肖疙瘩因未能守护一颗数百年的大树,致其被砍被烧,忧郁成疾,撒手人寰的事情。与其说他是忧郁成疾、撒手人寰,不如说他是被蒙昧的旧制度和旧观念杀死的。他是当之无愧的树王。

《孩子王》叙的是一位只上过一年高中的知青去当老师。他因材施教,不照本宣科,教会了孩子,但失去了工作,是那个时代的非主流,也是下个时代的希望。

从结局来看,《棋王》相对平淡,但平淡中能咂摸出一丝甜味。生活虽苦,找到一种精神寄托,便能忘却苦中之苦,找到乐中之乐。《树王》有些悲壮,有些反人性的忧思,也有对那个时代蒙昧无知的哭诉。而《孩子王》体味出的是一种执着,执着于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同样是写文革,他的作品与余华、王小波完全不是一个风格。余华的作品文字犀利,可以将读者的情感玩弄于鼓掌、控制到极致(看《活着》,我的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掉)。王小波的作品,语句稍显啰嗦,有一种意识流的成分在里面,总是让读者的脑回路跟着主人公飘飘荡荡,浮浮沉沉。而阿城的作品,文字干练利索,表达准确,思路清晰。有一种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的感受。入乎其内的是,读者可以随时进入故事,呼吸那个时代的气息。出乎其外,则是说读者会随时成为上帝视角,去观察主人公,体会他们的境遇,看透那个时代的悲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