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學習而學習——《創新,從提問開始》讀書札記

以色列,謎一樣的國家:這片“流着奶和蜜的土地”其實大部分是貧瘠的荒漠,而且羣敵環伺,地緣環境惡劣。貧瘠而狹小的土地,只有850萬國民,卻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無論在芯片技術、生物技術,還是國防和智能化等前沿技術,均走在了世界前列,尤其在年輕人創新創業方面更是讓人刮目相看。

這樣的一個“彈丸小國”,如何能夠崛起成爲一個創新的國度?它的崛起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啓示?

要打開猶太人創新之謎的鑰匙,我個人首推《創業的國度:以色列經濟奇蹟的啓示》([美]丹·塞諾 、[以]索爾·辛格)),非常全面。因爲讀過《創業的國度》,纔讀到陳明鍵《創新,從提問開始》,對本書中的觀念並不覺新鮮。

比對一下,《創新,從提問開始》也有獨特的地方,在“學習”這個教育主題有更全面、深入的探討。

本書是著名企業家、投資人陳明鍵先生在以色列訪學期間,一邊創立藥企積極合作實踐,一邊以“以色列早期教育與後期創新”這個課題研究爲線索,沉浸式體驗和思考的結晶。在一年半時間,作者走訪近百位以色列精英,從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三方面探尋猶太創新的底層密碼,指出了理解猶太創新教育模式的關鍵線索:這種模式根源於猶太教幾千年來形成的推崇學習、強調思辨的傳統,反映出“以求真的方式來問道”的基本文化取向,體現於當代以色列生活的方方面面。

1.先從歷史角度看

猶太人“爲學習而學習”,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

從公元70年開始,學習自此變成了猶太文明中一個很重要的規定,也就是說,凡是對學習不重視的人都不能做猶太人,餓死了都要讓孩子去讀書。因此,學習成了一把篩子,留下來的都是堅信學習是神聖的。

研究表明,學習是比DNA或者表觀遺傳都更加高效的一種方式。所以,如其說猶太人是上帝天選之人,不如說是學習造就這個傳奇民族。

2.從學習科學Learning Sciences,LS)角度來看

自20世紀80年代起,“學習”這一古老的行爲也成爲研究的對象,“學習科學”(Learning Sciences,LS)成爲一門新興的學科,它關注認知在自然狀態和被精心設計的狀態下如何發生,同時跳出認知自身,將社會、文化環境納入認知建構體系。建構主義(Constructionism)學習逐步取代教授主義(Instructionism)學習,成爲全球性潮流。

在教育的模式上,猶太式學習是非常典型的“建構主義”,通過提問和辯論,構建深度學習的情景,不允許獨立學習,注重外化與表達,從而激發心智成長。以色列不重視背誦,不注重題海戰術,教育非常寬鬆。

問題意識從何處來?

沒有質疑,就不值得相信;沒有提問,就談不上創新。猶太的學校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非常注重孩子的提問。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辯論的目的不是佔上風,不是取得辯論賽的冠軍,而是促進深度學習

當你有質疑的時候,當你有挑戰的時候,當你沒有一個絕對真理的時候,就打開了創新的空間。創新從提問開始,你能對現有的東西提出問題、提出質疑,這纔是創新的起點。

這種不屈不撓的質疑、提問精神,應該也與猶太傳統信仰的方式有很大關聯。實踐信仰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堅信的方式,一種是求智的方式。而猶太文明裏最重要的也是最可貴的是對權威觀點的質疑與挑戰。

猶太學習的辯論、挑戰和質疑的教學方法被他們用到了科學上,變成了“愛因斯坦”;用在了藝術上變成了“門德爾松”;用到了政治上變成了“托洛茨基”。他們幾千年的訓練和思維模式使得他們擁有了一門“大炮”,原來這門炮就是專門對着律法學習,現在開始朝向藝術、科學和政治,在各個領域四處開花。

中國孩子無論在學校和家庭都被教授了過量的“惰性觀點——不經過質疑、辯論便接受的知識”。背誦和記憶只是淺表學習,經過質疑和討論才能成爲深度學習。

中國式學習的“教授主義”理念注重題海戰術,要求背誦知識,要求記憶程序,培養了每一個學生應知應會的能力,這樣在做基礎工種時效率就很高,比如生產線上的工人,一個指令下去,十萬部手機造出來了。

不同的教育結果,猶太科學家有豐富的奇思妙想,擅長於從0到1的構建,而中國科學家則擅長從1到10的驗證落地。

3.家庭學習

陳明鍵聚他將猶太學習分爲三個部分:家庭學習、學校學習及社會學習。家庭啓發、引導討論的開放溝通氛圍;學校鼓勵提問、鼓勵爭辯的建構主義模式;社會羣體情境的學習模式——共建創新型社會的良好。

這裏重點探討一下家庭學習。餐桌如何成爲深度學習的課桌?

猶太節日晚餐是一場場放空後精心設計的互動式家庭學習,學習種類研究發現這種非正式的學習環境是有效學習更可能發生的場景。顯然,這樣的共同學習對小孩子來說就是最生動的學習。

猶太傳統中,過節除了喫喝玩樂,還有一本書猶太人過節的時候要讀一讀,比如逾越節最典型的《逾越節傳奇》,在以色列每年過完逾越節以後都會做電話調查,看看有多少人讀。每年的數字都差不多,94%的家庭都在喫飯的時候讀《逾越節傳奇》。是不是全讀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讀飯前那一版,不光是大人讀,小孩也一塊讀。所以94%的人口每年把這書讀一遍,這種思維方式、價值觀,以及這種傳統根的意識,都是從小就紮在你的意識裏面,跟你信不信教已經沒有關係了。安息日晚餐餐桌上的提問、回答、對話,它不是讓你背誦,不是讓你記憶,而是要激發你的思維,讓你去提出問題。

對猶太人來說,安息日是神聖的,其中最爲重要的又是安息日的晚餐。這一天每個人都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去教堂做安息日的禱告。晚飯前爸爸親吻每一個孩子並一一祝福他們。然後洗手、吃麪包,晚餐正式開始。整個晚上喫喝和祈禱大概佔20%,剩下80%的時間主要是學習討論。學習討論什麼東西?這個很有意思,全世界的猶太人都遵守一個進度,一本《妥拉》分成52個部分,每週討論一個部分,比如新年後的第一個安息日就是討論《創世記》,全世界的猶太人都學習《創世記》。若今天討論“雅各牧羊”,全世界的猶太人,不管你在非洲、在美國,都是討論這一個章節,全球同步,同頻共振。

餐桌上的討論一般是由父親來主導,他負責給大家提出問題。比如討論《創世記》,作爲教授的父親就問爲什麼上帝先創造魚,然後是鳥,然後是爬行動物,然後是哺乳動物,最後才創造人?爲什麼不是反過來呢,先創造人,再創造哺乳動物,再是爬行動物,再創造鳥,再創造魚?家裏每個孩子都要發言舉手,5歲的孩子也舉手,不讓他發言還生氣。整個安息日晚餐活動,父親相當於一個主持人,負責組織調度這個家庭的party。在所有猶太人家庭裏,父親都不是一個決斷者,而是討論的參與者和組織者。

由此可見,猶太人是抱着一種科學求真的態度來實踐信仰的。猶太教的價值觀是“以教爲宗”,是以教育爲根本的,教育本身可能就是一種信仰。

結語:爲學習而學習

提出一個問題:是像我們中國的這種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教授主義式的學習模式更好,還是以色列這種鼓勵提問、鼓勵爭辯的建構主義模式更好?

誰的精英羣體更牛?誰的諾貝爾獎更多?誰的原始創新更強?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以色列人口只佔世界人口的0.2%,而諾貝爾獎獲獎者卻高達20%。

有別於灌輸知識、練習、背誦的淺表學習,猶太民族形成羣體爭辯、質疑提問、抽象思維這三大特色的深度學習模式,由深度學習而激發創新元力。深度學習養成的一個暗含條件就是給學習過程以最充分的自由。學習的目的就是學習本身,不是爲了黃金屋顏如玉,不是爲了金榜題名。在這份寂靜中,智慧和創造力就迸發了。以“爲學習而學習”的非功利價值觀爲基石,以深度學習模式爲支柱,構建了猶太民族的學習型社會。有趣的是,猶太人在學習上的非功利性,反而成就了猶太人在世俗社會中政治、經濟、金融領域中巨大的功利。“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求之不得,不求得之。如果說應該學習深度學習模式,那就首先學習一點,把學習毫無保留地還給學習本身。

一個民族能不能產生創新者,我想關鍵要看有沒有那樣的土壤。很幸運的是,我們這一代人正是生活在社會主義新時代,創新成爲國策,唯高考分數馬首是瞻、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的學習模式受到挑戰。全球化帶來東西方文明交流,我們正可以借鑑猶太非功利性、深度學習、羣體情境的學習模式,爲學習而學習,讓學習本身就是生活,讓學習成爲一種信仰。爲孩子們留出閱讀和思考的時間,爲學生留出中國式提問的寬鬆空間,社會、學校與家庭用一種新教育模式,養育一批新時代的創新者,產生一批中國的“愛因斯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