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化痛苦的人,卑鄙且肮脏

小时候看恐怖片,最害怕的不是那些张牙舞爪的怪兽,而是那些嘴上笑的很夸张,行动上要害人的“存在”,那个时候,我分不清那些嘻嘻哈哈,摆弄着夸张动作的东西究竟是不是人,我只是下意识的觉得,这东西笑的越夸张,下一秒就一定会有人遇害:

果不其然,笑的越夸张,手段越残忍。


后来我发现,不仅仅是在恐怖片里,很多涉及伦理教育,宫斗,职场方面的电影之中,也存在这样的“恐怖”,与那些纯粹的恐怖片不同的是,

手段越来越残忍,手法越来越残酷。

这些笑里藏刀的人,总是表面上说着“我为了你好”亦或是“你这样做才会好”类似这种试图建立信任,温暖人心的话语,而其背后的算计,却早早的透露给观众,

前一秒脸上阴云密布,嘴里念叨着害人的“咒语”,下一秒就变得慈眉善目,仿若他把世间的所有罪孽全都纳入怀中,承担起拯救世人的重任,

然后在那些困苦的耳边,念叨起“醒世恒言”:

每一句话都是希望,每一个表情都证明着希望近在咫尺。

剧情里的好人被坏人的甜言蜜语所蛊惑,其代价往往是惨痛的,要么失去生命,要么失去一些很宝贵的东西,在当时我看了之后非常震惊,也觉得很精彩,只不过因为年纪和阅历尚浅,还未意识到这精彩与震惊的背后究竟证明了什么。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现实比电影往往更精彩。

当然,与电影截然不同的是,现实的伪装者,美化者们的目的也许并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他们只是工具,只是所谓的代言人,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比电影中更加震撼,或者说当不加修饰的恶毒彻底暴露的那一刻起,

所有的叫喊声,都必将是撕心裂肺的存在。


我在网络上看到过一种说法,有些人的言行其实是身不由己的。

有些事情不得不说,不得不做,就好像小公司里的小管理,什么给员工扣钱,有一些苛刻的行为,那都是老板的意思,跟小管理没什么关系。

他们也只是被迫行事,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

但是在现实,我除了看到他们的身不由己,也看到了他们的迫不及待。

比如公司管理这件事上,很多所谓的小管理利用上层的意思进行“加工”,把一些要求进行针对化处理,他们可以借此机会去公报私仇,亦或是中饱私囊,无论他们最终的结果是被“处理”,还是成了老板们,股东们的“代言人”,

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欺负的人,他们破坏的事情,都证明了他们并不是不情不愿的,

甚至可以说,当他们以此为乐,去报复和打击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时,

他们内心深处的变态快感,可以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关于这个问题的认知,我们不妨可以看看现如今网络舆论对于“富”的态度,

某些有钱人在网上说一些挑唆性很强的话语,违背道德,颠覆人们的善意与良知,当大家纷纷抨击其不讲道德的时候,总有一些人站出来为“富”说话,

而他们反击的理由,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换了一个更为尖锐的角度去攻击别人:

你没钱,凭什么说有钱人的不好?

你这辈子都享受不到的东西,有钱人轻而易举就能拥有,所以你说的话一定是错的,有钱人说话一定是对的。

你在富人眼里算什么东西?你说的算什么屁话?

他们为“富”而呐喊,就像是被圈养的狗崽,生人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冲过去叫唤,看似是尽职尽责,但实际上他们与“富”的关系连狗与主人都谈不上,他们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我趴在地上叫两声,我就已经证明了我的忠诚,我会获得属于我的奖励。

这个论调听起来很可悲,但事实上他们的所作所为,也确实如此:

那些美化痛苦的人并不是完全意识不到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事实上他们也许也是身在其中,表面上他们美化痛苦,看似是工作使然,不得不做,但究其言行可以看出,他们是愿意去做违背良心与道德的事情,或者说,当他们不在乎良心与道德的那一刻起,

美化痛苦就不仅仅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在“享受生活”。


那些美化痛苦的人,并不会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当今社会,随处可见的扭曲价值观比比皆是,很多人以此牟利,甚至以此为乐,他们的存在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迷惑,为什么颠倒黑白成了一门生意?

事实上,这种颇具争议的鼓励方式已经成了一种舆论措施,愿意相信的人高声叫好,而不相信的大多数则选择沉默,沉默的人被视而不见,那些高声尖叫的人成了“大多数人的意愿”。

如同当今某些电视剧一样,大家都知道拍的很烂,所以大多数人不会去说,而少数去说的人,则是有目的,有任务的去捧,这就导致了越拍越烂,越烂越有人捧,而真正大失所望的人们不会被关注,也不会被认为值得关注。

就这样,这个显而易见的恶性循环成就了一场又一场荒唐的舆论盛宴:

肮脏的东西吞噬了一切,

一些人,一边笑一边作呕,

一些人,一边看一边沉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