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鄉到家鄉

從他鄉到家鄉

當回到家的那一刻,好像一個榮歸故鄉的戰士,隨即而來就是接受家人贈與的榮譽和犒賞。在外的不如意和窘迫都暫時告一段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了裏生活着,可以放下一切的面具和緊張的情緒,輕鬆的做回本初的自己。


一如上文所說,回來很少出門的,我想究其根本原因不外乎是:雖然也有大城市裏的購買便利,出行也不需要過多的等待,不過如今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都轉化成了和大城市的那一套模式。


外面的獨居生活久了,於是到家了也想保留那份清爽的和人相處之道。所以在一點上來看,回家亦不過是回個地方過自己一人的生活,雖多多餘父母的環繞,但在一定範圍內還可能擁有自己的空間。


經過歲月的洗禮,那種想要給人看到我現在過得很好,也有很多的朋友,不時的吆五喝六的聚會和牌局什麼的,現在完全消退了。


昨天在一篇網文後面留言裏看到一段留言,大概意思是:現在比較喜歡獨處,有較少的朋友,在朋友面前有說不完的話,對不熟的人就沒話可說。一個人時就看看書。他問:這樣是不是太孤僻了。“孤僻到未必,絕後就打有可能”。


前一篇文章裏有說過參加了一個表哥的婚宴,不過事情總不會全是完美的。其中請到的一個舅舅,最後沒有去,其餘多的話也沒說。當時也因此寒了主人家的心,面上只是單單一句:有些會這樣。


事後我也想了想這件事的因由,如果事件變化一下,如果是遠隔千里以外的一封邀請函,那麼如我是我會怎麼做?如果換一個立場,如果你邀請別人後,結果沒來後也沒有別的信息傳遞出來,你會怎何感想?如果在進一步的說:舉行的慶典,究竟讓人聚集在一起的目的是爲何?


我的答案是,人情稀薄是當下社會的必然,如果慶典的目的是爲了加深彼此間的感情,那麼一定還有另外的用意是因爲金錢的驅動。至於說在增加感情和經濟收益間要選擇孰輕孰重,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答案的。


於是在上面的問題就變成了,在遙遠的地方的一個邀請,就自然地變成經濟賬的計算:你是否要隨禮,隨禮的金額要給多少。


一直在農村生活的人,他們似乎還沒準備好迎接社會的轉變,那一份份人和人間的鄉情就悄然變了味,一切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和計算。在我聽到有人說:還是以前好,雖然窮一些,不過人們間還能感到彼此的“親熱”,大家還可以坐在一起擺擺龍門陣,一起吹吹牛。


很多的問題根本沒有孰是孰非,如果一定要怪罪一點什麼的話,我唯一可以想到的就是:誰讓我們錯生在了這樣的一個時代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