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 | 過年在家,兩代人如何好好說話?!

過年回家,本是高高興興的事情,尤其是父母知道孩子要回來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張羅準備房間、好喫的;孩子也一樣,提前都會給父母採購禮品,甚至有些孩子提前回家,給父母驚喜!

但是,我們又會發現一個現象,也被網友們調侃:回家頭兩天是寶,父母各種伺候;可是到了後幾天,待遇簡直就是草。嘮叨不說,又像回到小時候,被各種管,睡個懶覺都不行,孩子們也開始叫苦!還有催各種的,咱就不細說了,哈哈……

兩代人甚至三代人在一起,本來就是認知不同、眼界不同、思想不同,甚至語言結構都是不一樣的,自然會遇到看不順眼、說不到一起的情況。剛開始還能互相忍,後面自然某一方甚至雙方都受不了,開始嗆嗆!

回家過年,如何可以讓這樣不同的兩代人,開開心心聊個天,和諧相處呢?讓我們和李松蔚老師學習學習吧。

首先,年輕一代要用成長性思維,看待父母哪些嘮叨。他們不過是在擔憂,害怕你過得不好,你不要總理解成:又想控制我,又是老生常談!當你可以理解父母,就是在那樣的年代、環境裏成長的,可能是物質極其匱乏,就會怕你喫不好過不好;他們就是會在意親屬鄰居的三言兩語,所以會催你這、比較你那!

他們已經到了這個歲數,我們就不要再想怎麼去改變他們。如果你能量足夠,還機會影響到他們;可是如果你的能量達不到,就不要再想讓他們改變說話方式啊、行爲習慣啊,等等。

如果你總是煩,總希望父母改變,就真的是沒有辦法可以好好說話。所以年輕一代要先能去理解老人,畢竟我們年輕,我們在前進,我們要提升,我們先能接受包容啊!

接下來,和他們說話語氣要好,並能有耐心地,最好是發自內心地:說說自己的規劃,自己的建議,自己目前的情況。讓父母知道,你行,你是可以的,讓他們放心的同時,也能達成有效溝通。

其次,老一輩也不能總是帶着命令、不解、要求、比較,甚至批評的口吻,去和子女說話。你要知道孩子們已經長大,你和孩子的邊界感一定要有。同時,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相信他們可以過好自己的一生!

當然如果特別想問,可以是發自內心的關心,就說:我還是想了解一下,你現在的情況,能和爸爸媽媽說說嗎?

這樣就能搭建一個良好交流的氛圍,便於更好持續進行了!

朋友們,不管怎麼樣,親人之間,都沒有惡意!即便語言我們不愛聽,行爲我們接受不了,也請你時刻提醒自己:唯有他們,是真的在愛着你,他們纔是真心希望你好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