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在家中行

老公的老家在陝南的大山裏,不僅在大山裏,而且是在羣上環繞的一條山溝裏面的裏面。

那裏住的人不多,由於山特別高,大家的房子都依山而建。

老公家的地方,山的這邊和山的那邊相距也就四十多米。

他家的房子就建在山根下,三間土砙房,一個道場,邊上就是剛能過一輛車的路,路下是一條小溪,和小溪緊挨着的是另一座山的坡跟。

聽說,老公有兩個爺爺,一個是親爺爺,一個是親爺爺的弟弟。還聽說,這個弟弟是抱養的。

老公的這個爺爺,一生沒有結婚,他勤勞樸實,在村裏有空就打零工,還種地。

種了糧食就分給老公的叔叔姑姑。

有了好喫的也給這些侄子侄女喫。

現在老人七十多了,平時身體硬朗,自己給自己做飯,沒事還要去地裏勞作。

這次新冠,老人感染了,肺裏積了水。村裏人打了電話,老公趕緊開車回去把老人接到城裏,送進醫院。

還好,老人體質好,住了三天,好多了,但醫生說,不能着涼。

於是,爺爺出院後,就住在婆婆家。

婆婆每日做飯,都親自端給爺爺。她還細心的觀察爺爺的身體狀況。

有一天,孩子要喫橘子。婆婆說,我去拿,我奇怪,這橘子不是平時都在桌子上放着嘛!

婆婆說:“你爺控制不住自己的飲食,坐在這裏不停喫,你還不能說,他昨天喫多了,積食了,我怕他今天又喫,就把橘子收拾了!”

婆婆的舉動感化着我。

爺爺平時在農村住慣了,出門是山,是熟悉的人,他在婆婆家第三天的時候鬧的要回去。

公公婆婆,給他說好話:“現在馬上過年了,你回去家裏那麼冷,你剛出院,在出個什麼事,就不得了。”好說歹說,他終於留下了!

今年過年,老公的兩個叔叔,以及他們全家,還有嫁出去的女兒,還有老公的姑姑,姑姑的孩子,都來我們家過年,飯桌上,我看到,已經出嫁的孫女,菜上來後,第一件事,拿起爺爺的碗,先給老人夾菜。

小姑子也是,抱着自己幾個月的嬰兒,坐在爺爺跟前,問爺爺需要什麼,他給買。

節省慣了的爺爺,說自己什麼也不需要。

記得剛結婚時,每年,婆婆都要給那個爺爺買衣服,喫的,拿回老家。

那時,我有一些不解,又不是親的,怎麼像對親的一樣呢?

現在,我明白了,他們的這種對長輩的孝已經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在家中流傳的溫暖。

記得,那時還在上大學的小姑每年放假回來,都要去溝裏看望她的爺爺。

老公作爲一個男的,不善言辭,但從他的舉動也能看出他對爺爺的愛。

這次,大家庭人的集體的行爲,更讓我看到了他們是尊老,是懂孝道的家庭。

在後面的相處中,我也試着去關心爺爺,並引導孩子們喫東西先拿給老爺爺,我希望這種孝的精神在我們家傳承下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